发布时间:2020-04-24 16:29:51作者:曾世新来源:医药经济报
DTP药房盈利始于精确价值定位
一则招聘广告带来的启示
最近笔者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隐约感到DTP药房对患者需求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探索满足的方法与路径。
这是一则DTP药房招聘肿瘤科背景医生的广告,工作地点在哈尔滨,年薪30万~45万元,要求临床经验3~10年,主治级别以上,主要工作职责是“DTP药房药师负责药事管理、临床医生负责日间诊所、慢病管理(尤其是肿瘤领域)、电子处方等工作”。
日间诊所、慢病管理(尤其是肿瘤领域)、电子处方三项主要职责都是与医疗相关性较强的工作。作为DTP专业药房,不仅有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还要招聘主治以上级别的专科医生来提供医学服务,透露出DTP药房正在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模式,这是DTP药房的一种价值方向,有利于解决其盈利难问题。
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有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已有1000余家DTP药房,整体销售规模已超110亿元。平均算来,每家药房年均单产达860万左右,那么,是否每个经营者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其实不然。据笔者所知,大多数的DTP药房目前仍挣扎在盈利难的路上,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成本太高。
DTC专业药房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宽敞的店面、临近大医院便捷的位置、高标准设施设备配置、高水准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都需要相当的成本支撑。
其中,最大的成本有二:一是药房的店面物业租金。临近大医院的门面一般租金都较高,档口稀缺是主因。二是人力成本,至少要招聘2名或以上执业药师在岗提供服务,还不包括其他诸如营养师、护师等技术人员。房租加人资构成了DTP药房难以降低的经营成本的主要部分。且DTP药房对执业药师的数量和素质要求比普通社会药房更为严格,某些药房为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为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全病程为患者提供用药监护和慢病化管理,人力成本投入更大。例如,思派大药房执业药师配置比例高达门店全部员工的60%,每家都在3人或以上。由此可知该模式运营成本高企难下。
毛利难达预期
然而,与一般人想象中的不一样,目前DTP药房的药品经营毛利并不高。
据笔者所知,目前行情下,DTP药房产品的毛利水平大概在6~10个点,尽管有个别高的产品能达到10个点以上,但那些产品往往品牌知名度及销售规模都不大,对药房的整体盈利帮助有限,而大多数品牌药企的产品的毛利最高也就8个点,最低的甚至只有5个点。
深入看看DTP药房经营的产品结构,则更能理解该模式的毛利情况了。目前,全国现有的DTP药房主要经营的是一些谈判产品中的肿瘤药等特药,以及新上市的各种创新专利药品,剩下的极小部分是那些未中标或落标药品、辅助用药、“4+7”落选产品、营养食品等。
而那些谈判品种通过医药商业公司配送到医院渠道,能给商业公司的盈利空间也不大,因此,药企也不会给药房更大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如果DTP药房的药品销售不能达到一定规模,整体上很难盈利。
盈利的四个关键
可否盈利?如何盈利?盈利是否能持久?成了所有DTP药房经营者最关注的课题。目前的答案似乎不理想。大多数DTP药房产品结构,是以抗肿瘤等特药品种为主,同时在竭力争取新上市的创新专利药品厂家授权,还没有形成以病种为主线的满足患者多维需求的产品结构,未能形成不同毛利水平产品的品类组合。这样,如果药房的整体销售规模无法达到一定数量级的话,盈利则很难。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个省份城市年经营成本在120万元左右的DTP药房,如果其年销售不能达到1200万元,便难以收支平衡。
于是,DTP药房的经营者会往以下方向想办法:一是尽量多地获取新品授权,二是以服务优势争夺区域市场份额,三是重新打造可盈利的品类结构,四是创新专业服务模式希望能从服务上获取价值。
不同类型的DTP药房在上述四个方面的优势不一样。
在获取新上市品种的厂家授权上,依然是具有央企背景的医药商业公司在各区域的直营DTP药房能占优势,像上药系的药房就相对容易能获得“K药”和“O药”的授权。
在改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优势以获取市场份额方面,一般的药房很难取得突破。因为大多数的药房都还处于创新摸索和改善的阶段。像越来越多的药房开始尝试系统地做患者管理,提供药物治疗管理等专业的药学服务,更不用说那些基本的送药上门服务、医保报销协助服务、输注协助服务了。当然,行业目前还是缺乏相对系统的专业的服务模式,大多数的服务内容还局限于购药环节,聚焦患者用药环节尤其是患者全病程用药辅导上的非常少。然而,用药环节才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的关键所在,是让患者用药治疗真正获益的重要节点。
至于打造可盈利的品种结构,目前尚未发现特别好的案例。由于惯性思维,大多数的药店依然局限于卖药上,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来思考。
患者对所患疾病主要的治疗药物的需求,当然是其核心需求,可是除了这一核心需求之外,药房是否能发现患者的其他需求呢?比如患者所患疾病的辅助用药需求、后续巩固治疗用药需求、营养特医食品的需求、患者家属可能存在的关联需求(如对具遗传性质的肿瘤的前置基因筛查)等。总的逻辑是,以患者疾病为主线,思考疾病的各个发展周期患者所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哪些产品能帮助到患者的疾病治疗。想清楚这一点,品类搭建就会水到渠成,盈利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结语<<<
创新专业服务模式可能是DTP专业药房未来最有价值的发展之路。药房的定位一定要清晰,满足患者在医疗机构未被满足的,或在医疗机构不关注、没有提供的那些健康需求,诸如患者全病程的用药监护、患者确诊后的序贯治疗用药处方等。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