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疫情危机或成仿制药行业转机

发布时间:2020-04-24 15:13:34作者:王迪 综合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疫情危机或成仿制药行业转机


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程度让全球药品短缺这一隐忧开始出现。但据FiercePharma报道,截至目前,就仿制药行业来说,供应链保持稳定,药品价格也在上涨。甚至有分析师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会造就仿制药行业的一个盈利期。


需求增加有望助推药价上涨

  

近日,伯恩斯坦公司(Bernstein)分析师罗尼·加尔(Ronny Gal)在一份研报中表示,在经历疫情造成的一些“初始冲击波”之后,全球仿制药供应链可能会出现反弹,并实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尽管可能也会存在一些“现货短缺”的情况。

加尔认为,患者和各类渠道囤货,以及生产商采取“限供”措施等因素将在短期内推动仿制药价格的上涨,并有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里对该行业产生持久积极的影响。

对仿制药行业来说,利润有所好转将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因为近年来这一领域在全美各地面临价格压力,利润微薄。诺华(Novartis)旗下部门山德士(Sandoz)在2019年的经营业绩仅增长1%,辉瑞(Pfizer)仿制药部门普强(Upjohn)更是下滑了16%。

普强经营业绩持续下滑的部分原因在于,辉瑞同意对其实施剥离,与迈蓝(Mylan)合并成新公司Viatris。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笔交易将被推迟。根据辉瑞的估算,这笔交易行动将催生出一家全球规模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商。辉瑞日前表示,这笔交易将被推迟到今年下半年完成。

虽然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社交隔离政策,且多国政府部门采取封城举措,但加尔仍然预测,仿制药供应将会在未来几个季度里保持强劲态势,尽管个别药品有可能会出现小规模的短缺。

“就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严重的药品供应中断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初始冲击波所造成的影响。即使社交隔离成为一种新常态,药品供应链仍将能够很好地运行,并且足以供应市场。我们可能会很少看到现货短缺的现象发生,但即使出现这种情况,也不会太糟糕。”加尔表示。


羟氯喹供应能力存隐忧

  

不过,有一种药物可能是例外,值得格外注意。它就是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该药有望被用来治疗新冠肺炎。羟氯喹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老药,随着对该药使用需求的增加,加尔估计,如果该药被确认可有效治疗新冠肺炎,其全球供应量只有市场需求量的约10%。

据加尔估算,仿制药行业需要花费6~12个月的时间才能将其羟氯喹的产量提高到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水平。这意味着,在这次疫情当中,产品供应量可能不足以满足需求量。

加尔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尽管市场需求量高而供应量低,但制药公司承诺将会赠送羟氯喹并开展相关的临床试验。这些投入有可能不会获得回报,这表明,在寻求解决新冠肺炎疫情与赚取利润这两者之间,制药行业更加重视前者。

不过,首要的一点是,羟氯喹必须证明其可以被用来有效地治疗新冠肺炎,到目前为止,相关的试验结果好坏参半。

中国进行的一项小规模研究发现,在对30名患者开展的一项试验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羟氯喹并不能够缩短清除新冠病毒的时间。从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或者疾病出现进展的患者人数来看,两组试验对象之间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差异。

但是,在这项研究的对照组中,大多数患者实际上同时接受了其它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其中包括艾伯维的抗HIV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Kaletra)和流感药物阿比多尔(Arbidol),这使得该研究有关羟氯喹治疗效果的结论变得更为复杂。


链接<<<


药物可及性引担忧


文 综合编译/廖联明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业界也出现一些对于相关药品可及性的担忧,即世界各国可能会采取行动,将关键医疗产品独享,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新冠病毒。

STAT网站文章指出,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政府试图获得德国企业CureVac的实验性冠状病毒疫苗的独家权利。但一名美国官员否认了上述报道,CureVac的主要股东也明确表示,其疫苗不会单独出售给任何一个国家。而对于相关物资,3月早些时候,德国禁止出口个人防护设备,印度则阻止一些基本药物的出口。

 

疫苗分配问题难解

  

“大多数国家都有类似于美国《国防生产法》的法律,允许政府征用在其境内生产的用于国防或国家安全的物品,这是可以理解的。”防疫创新联盟(CEPI)首席执行官Richard Hatchett表示,“但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是,在目前开发和制造疫苗的地方(主要是发达国家)开发疫苗,然后专门在这些国家使用,那将导致一场灾难。”

这种囤积有先例。在1976年的猪流感恐慌期间,当人们担心类似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在美国开始时,当时的美国总统宣布,美国将为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提供疫苗。加拿大向美国制造商下了订单,但美国政府禁止疫苗的运输。(最终,大流行没有出现,在一些接种疫苗的人患上吉兰-巴雷综合征后,疫苗计划被终止。)

世界卫生组织(WHO)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确保发展中国家在禽流感病毒引发大流行时能够获得H5N1禽流感疫苗。生产流感疫苗或获得大流行性流感疫苗合同的国家必须承诺将其供应量的1/10捐赠给WHO,以便重新分配给那些没有办法确保自身安全的国家。

但在2009年H1N1大流行时,疫苗很难生产出来,相关国家没有在流行的时候履行承诺。直到H1N1的传播变得温和,发展中国家不再需要疫苗的时候,发达国家才捐赠疫苗。


全球合作最关键

  

随着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蔓延,WHO官员坚持认为,全球团结是度过这场危机的唯一途径。“我们现在必须绝对注重公平和医疗用品的可及性,不应该出现需要药物的人得不到药物,不需要药物的人却得药物的情况。”WHO应急项目负责人Mike Ryan指出,对付这种病毒的工具必须根据需要和获益分发。

Ryan表示:“WHO已经在研究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与多方伙伴合作。”不过,生产疫苗所需的时间将比药物长得多,即使疫苗能够在所需的时间范围内生产。疫苗联盟(Gavi)首席执行官Seth Berkley指出,在当前全球气氛下,确保这些疫苗在病毒传播的地方得到使用将是一项挑战。“如果疫苗短缺,或存在明显的局部利益的担忧,或有人想要这种疫苗,并且已经下了订单并锁定了市场,我们就不会看到它流向最贫穷的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可及性计划需要有执行力度。”

在Berkley看来,各国应该认识到,其本土制造商可能无法成功研发疫苗,它们希望获得的疫苗可能最终会在国外生产。“没有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能力向全世界供应疫苗。因此,我们需要合作,思考如何为任何需要的国家获得足够数量的疫苗。”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