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探寻拐点向上的支撑

发布时间:2020-04-12 20:15:37作者:本报记者 李蕴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突遇疫情“黑天鹅”,2020医药经济能飞多高?


国家统计局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医药工业增加值深度探底,甚至出现了2015年至今首次负增长。


复工率拖累工业增长值


1-2月医药工业增加值负增长,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防控隔离措施,导致复产复工滞后有相当大的关联。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张卫华指出,为有效防控疫情蔓延,今年全国春节假期延长3天,20多个地区推迟10天开工复产,企业生产天数明显少于上年同期,同时复工复产企业受各种因素制约,生产水平尚未恢复正常。

受此影响,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医药行业也未能例外。

“每个企业受影响程度与产品有关。我们今年1-2月的工业产值微增长,较去年同期的增长值大概要低4个百分点。”一位中成药企业高管透露,尽管该企业有多个品种属于疫情产品,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不过疫情产品的价格比原本主打的慢性病药物低。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大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和药店慢病药物销售额明显下滑,基本以春节前库存消耗为主。为此,该企业在1-2月对生产线产能进行调配,人员、设备都侧重疫情产品,工业产值的增速也就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了。

除了部分产品被纳入地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所需药品的企业提前复工、坚持生产外,更多的企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陆续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华海药业相关负责人早前也透露,由于外地员工还无法完全到岗,企业只能在前期已完成的员工流向摸排基础上,对各地员工依据政策变化组织分批回流。考虑到人手紧张,实施逐级复工,目前优先复工的车间主要涉及新冠肺炎应急攻关项目、国家带量集采以及出口订单急需品种等。


期待后续出台长期政策


另一位制剂生产企业的高管也向记者透露,该企业主要以本地员工为主,到岗压力较小,企业虽拥有纳入诊疗方案的抗病毒原料药及制剂,也提前复工生产并支援前线,但从整体看,占比仍不高,对业绩影响有限。

随着国内疫情整体得到有效控制,复工率同步提升,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3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国除湖北外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在3月25日零时起已解除离鄂通道管控。

其实,今年1-2月医药工业增加值负增长,行业不需要过度焦虑,2003年SARS疫情也一度拖低了医药工业增加值的上扬势头。参照SARS前后运行情况,国内医药经济复苏周期很快,全年依然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态势,印证了医药行业相对比较稳健,自我恢复能力较好的特性。

对于这个观点,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科一表示赞同。他指出,政府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包括“社保费减免”和“减税”等实实在在的帮助。企业方还是希望后续能出台时间跨度更长的稳增长、保增长的政策。随着疫情进一步控制,医药行业预计会有一波增长,但幅度恐怕不能弥补第一季度或上半年的低谷。


国际供应链受冲击


“假如疫情结束,社会生活水平恢复正常状态,大部分医药企业的运营也都能逐渐恢复。”一位化学仿制药企业高管持较保守的态度,当前疫情在欧美快速扩散升级,部分亚洲地区也再度波及,预期今年第二季度的大部分时间全球经济可能处于“暂停”状态,可能会加剧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医药企业恐怕也会受波及。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维义也指出,产业整体需特别注意一点:全球医药供应链可能会发生变化。从日前美国、印度等多国的一些动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引起各国重视,未来可能会对我国医药外贸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原料依赖进口的药企也需要有所准备。

境外需求下降,国际供应链、产业链遭受冲击是不少行业人士正在担忧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对全球人员流动和经济活动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分会副秘书长朱仁宗指出,目前我国医药产业与全球在市场供求、供应链绑定上契合度较深。我国既是大宗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仿制药出口供应大国,易受国际市场需求端影响;又是创新药、高端原料药和某些细分生产原料的需求国,容易受到国际供应端的影响;最关键的,目前国际物流运力衰减严重,航运海运均大幅取消,给医药供需方的接洽和平衡带来巨大阻力。因此,只有在国内外疫情基本控制的前提下,供需和物流不再受限,我国医药产业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当然,在此之前,部分受抗击疫情需求刺激的细分领域产能、产量甚至可能出现显著增长。


医药工业增速或再下调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对医保基金造成新的压力,预计未来仿制药企的集中采购报价、创新药企的医保谈判报价都会有更大压力,价格下探可能性很大。

“今年一二月受复工进度影响造成负增长,过后肯定会有所反弹,但很难回复原来水平。”NMP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指出,短期内疫情会给抗病毒药品、疫苗、检测试剂以及防护用品等企业带来阶段性机会,促使国内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提升,也让中药行业受到新的重视。但从日益严峻的国际疫情发展来看,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将远超2003年SARS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全球经济衰退加上石油危机影响,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林建宁提醒,尽管中国经济韧性足,可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改变,但面临全球经济衰退大形势,今年中国医药经济增长会更加乏力。

其实,在去年年末,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对2020年医药工业增速预测时已给出今年增长不乐观的信号——是过去20年间增幅最低的一年。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带来新的冲击。林建宁这次也调整了对2020全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幅的预测:“会低于去年预测的7%,但具体下调程度需要进一步观察疫情走向来判断。”他建议,针对当前形势,企业需要优先确保手上的现金流,保护能赚钱的品种;对外投资扩张必须慎之又慎;同时要好好爱护核心骨干和团队,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共克时艰。


自主研发=“防火墙”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引发了行业应对当前及下一次疫情的思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给我们的启发之一是,临床研究必须严格按照国际认可标准开展,制定更科学的纳入、排除标准,否则会出现资源浪费,错过最佳时间等问题。”郑维义表示,未来希望能打通药物研究人员为一线提供建议意见的通道,在特殊时期与临床紧密合作。同时要提前做好流行病相关公共卫生物资储备、设施建设,以充足的储备减轻社会恐慌情绪。

从流行病防控提前布局角度考虑,尤其需要突破病毒类快速检测技术的瓶颈,为后续研发快速、准确度高、成本可控的产品打基础。“抗病毒药物及相关疫苗的研发,尤其是基础研究,需要政府的经费支持,今后再有类似流行病发生可以拿出我国自研药物、技术应对。”郑维义强调,获经费支持项目需由独立专家委员进行筛选,“把费用投在更有希望的项目上”。

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也是应对供应链可能变化的“保险杠”。朱仁宗强调,假如未来全球药品供应链出现变化,建议国内企业要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只有在新药上有所突破,才能在供应链上居于主导地位;其次,积极嵌入全球药品产业链,与上下游企业均建立长久、牢固的合作关系,只有利益捆绑才能难舍难分;再次,既重视国际市场,又顾及国内市场,争取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防范“黑天鹅”事件引发市场波动;最后,走绿色高科技发展之路,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科技附加值和成本优势,同等条件下,成本优势永远是占领市场的最重要武器。

QQ图片20200412201619.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