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14个抗疫中成药批文解码

发布时间:2020-04-10 21:01:22作者:经研来源:医药经济报

14个抗疫中成药批文解码

重燃哪些立项机会?中药注射剂在重症中获新生?


在抗击新冠肺炎中,中医药被证实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不仅仅用于预防与轻症。随着医疗专业人士对新冠肺炎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国家卫健委第六版诊疗方案共纳入14个中成药,增加了适用于重型、危重型的中成药的具体用法等。其中包括12中药注射剂,都是用于重型和危重型。

按WHO药物ATC编码分类标准,截至2020年2月20日,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数据库(药品数据库),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网监中心整理统计显示:14个中成药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用药(7个品种)、消化系统疾病用药(1个品种)和心脑血管疾病用药(6个品种)三大类别,共719个批文。其中,藿香正气系列批文数量最多,达485个批文,占14个药品批文数的67.5%;安宫牛黄丸也有125个批文,占17.4%;其他大多数品种批文数量较少。


呼吸系统

立项Tips:口服药潜力大,注射剂走重症


3个口服药:感冒类潜力巨大   

入围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和金花清感颗粒都属于感冒用药。从米内网中成药样本医院数据可见(以下统计不含化药),2019年前三季度,这三个品种在感冒用药中合计占46.4%市场,金花清感颗粒领先,三个产品都是独家产品。

金花清感颗粒是聚协昌(北京)药业的中药6类新药,是首个针对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方药。2009年在北京医疗机构作为院内制剂开始使用,2016年获得上市批文后,从院内制剂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样本医院销售可见,2018年发力迅猛,比2017年增长100%以上;而2019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达7200万元(已是2018年全年销售额的2倍多),在感冒用药品种中占比20.4%,比上年度增加10个百分点,挤下连花清瘟系列,跃居首位。伴随这次疫情在临床使用的确切疗效,其未来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为以岭药业的独家产品,2018年被列入《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推荐用,在这次抗新冠中也显示出抗病毒与抗炎效果。连花清瘟系列拥有2个批文,分别是胶囊剂和颗粒剂,企业在开发了胶囊剂后推出颗粒剂,颗粒剂型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胶囊剂。2015年由于企业产业发展方向有所侧重,该产品营销有所改变,两剂型在医院的销售均有所下滑,随后调整营销策略而开始回升。2018年全国销售规模(公立医疗机构和城市零售终端合计)达15.4亿元左右。2016-2018年样本医院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8年增速更是高达39.1%。

疏风解毒胶囊主要销售渠道在医院终端,2018年全国销售规模约为4.3亿元。从增速来看,在样本医院2017年销售规模增速有所放缓,2018年止跌回升,同比增长17.1%。2019年前三季度位居感冒用药前三甲行列,占感冒用药6.5%比重。该产品销售走势相对稳健,借助此次疫情之机,后期发展可期。

4个注射剂:入选者皆为独家重磅品种    

中药注射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严的监管,第六版诊疗方案推荐的8个中药注射剂中有4个呼吸系统用药(其中3个为清热解毒类,1个为止咳祛痰平喘类)。

3个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分别为:江苏康缘药业的热毒宁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的喜炎平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都是独家产品。据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数据库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这三个产品在清热解毒类药品中合计占比40.1%。

三个产品2018年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额均超过15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样本医院清热解毒类产品竞争格局中,血必净注射液比喜炎平注射液多1个百分点的小优势领先,以17.6%的市场份额居首位。受到医保限制、重点监控等系列政策的影响,三个产品在2017年开始增速均呈下滑趋势,尤其喜炎平注射液下降幅度最大。新冠疫情让原本管理趋严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空间有所撬开,未来或将带来新的起色。

止咳祛痰平喘类的痰热清注射液由上海凯宝药业生产。2018年在公立医疗机构销售19亿元左右,2019年前三季度在样本医院产品竞争格局中,占止咳祛痰平喘类用药的22.4%,位居止咳祛痰平喘类用药排名第二。从2014-2018年每年的增速表现看,以2017年最佳,同比增长17.03%,2018年有所下滑。


消化系统

立项Tips:口服、经典名方,避开扎堆剂型


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是唯一入围的消化系统类品种。该品种是祛暑利湿的经典古方,中医认为新冠是以“湿毒”为主,治疗上应该以化湿为主,芳香化浊避秽、透表散邪、升降脾胃,正好切合该品种的功效。

2018年,该品种国内销售规模约24亿元,以零售终端为主要销售渠道。由于其属于经典古方,生产厂家众多,同质化较强,企业要从中脱颖而出,需要从生产工艺、细分人群和包装等体现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从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可见其批文多达485个,主要从剂型上形成了不同的市场分支,有口服溶液剂、胶囊剂(硬胶囊和软胶囊)、滴丸、丸剂(浓缩丸、蜜丸)等,处于技术相对高端的是浓缩丸、软胶囊、滴丸三种剂型。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厂家竞争激烈,分别有200个批文和175个批文;而藿香正气软胶囊、口服液和滴丸批文数均少于3个。

2019年前三季度在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产品竞争格局中,该品种在肠道用药中占比11.8%,位居第三。剂型分布以胶囊剂为多,占63.3%,溶液剂也有31.7%。医院终端厂家以中新药业达仁堂领先,占藿香正气系列36.9%,神威药业和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占比分别为21.9%和20%,三大厂家合计瓜分医院藿香类产品市场的79%,市场集中度较高。


心脑血管

立项Tips:产品众多、竞争激烈,成本、品牌优势?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疾病范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人群不断增多拉动市场扩容。

该市场相关中成药产品较多,此次疫情被纳入诊疗方案的有4个注射剂和2个口服制剂,涉及139个企业合计226个批文。批文最多的是安宫牛黄丸,有125个;参麦注射液、苏合香丸和生脉注射液也分别有25~35个批文。

2个口服剂:经典名方、批文多,头部企业占优

两个入围的口服制剂分别为安宫牛黄丸和苏合香丸,都是经典名方,临床上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等。二者功效有所差异,安宫牛黄丸药性略寒凉,适用于热证;而苏合香丸药性温平,适用于寒证。

安宫牛黄丸的生产厂家有121家,涉及125个批文。在医院终端,2013-201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7.2%,保持平稳增速;2018年比2017年增长20.38%;2019年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医院竞争以杭州胡庆余堂、北京同仁堂、中新达仁堂为主导,三家合计占比超过90%,杭州胡庆余堂领先,市场份额达60%。零售终端白云山中一药业也表现较好。

2019年末,同仁堂首先启动价格调整,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双天然规格)的市场零售价从560元/丸提升到780元/丸,涨幅接近40%。国内中药材市场涨价导致药企成本上升,最终使得部分药企不得不上调终端产品价格,未来一些中成药也或将迎来涨价。

苏合香丸主要由同仁堂和雷允上两家企业生产,共有6个批文。产品销售在零售终端以同仁堂略占优势(占57%)。

4个注射剂:批文不多,但同类产品众多

进入第六版诊疗方案的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有4个品种,分别为参麦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从市场表现看,这4个品种在2018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尤其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销售规模达30亿元左右。但是,在样本医院心脑血管用药注射剂中,这四个产品合计份额不超过10%,由此可见产品众多、竞争激烈。

醒脑静注射液以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主导,占据医院市场份额90%以上,另外两个厂家份额较少。参麦注射液8家企业中,正大青春宝药业瓜分了一半市场,华润(三九)雅安药业和四川升和药业也有10%左右的份额,三者垄断80%的参麦注射液市场,集中度较高。参附注射液由华润三九(雅安)药业垄断。生脉注射液8家企业中,由华润(三九)雅安药业和苏中药业两家共同瓜分了90%的市场,呈双雄并进态势。

对于厂家而言,华润三九在该次诊疗方案中占优,名下的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均被纳入,其后期市场竞争具有较强优势。


TIM图片20200410210216.jpg

TIM图片20200410210229.jpg

总结

   

此次新冠抗疫中,中医药的作用备受瞩目,中医和西医成为并肩作战的主力军。从前中医多为会诊中提建议的参与者;但在这次疫情治疗中,中医以成建制的方式建立了定点医院,从上到下拥有自主权。诊疗方案扩增了中医治疗的内容,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整体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燃的机遇。纳入的中成药多属经典古方,民间具备较强认可度,未来或借此契机迎来更大发展舞台;而中药注射剂会否借助此次疫情闯出一片新天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