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8 13:47:28作者:郑佩来源:医药经济报
本次疫情给药品代理商、自然人带来什么启示?哪些代理商能挺到国内全面复工复产?
1.现金流非常关键。
业务正常的时候,不用考虑现金流,但是在疫情期间,业绩忽然“断崖式”下跌,员工工资、房租税收、仓储费用、库存药品效期折旧等都要支出,拥有充足的现金流非常关键。
2.医院、药店、诊所三大线下渠道合理布局,全渠道开发。
本次疫情期间,诊所统统关门,药店可以正常营业,很多单独做诊所业务的代理商受到很大影响,渠道过于单一,抗风险能力就弱。
3.加大互联网营销平台的参与力度,如线上诊疗和药品线上销售平台。
为了减少新冠病毒传播,要求人们不见面,见面也要做好防护。很多社区封闭式管理,培养了人们线上诊疗和买药的习惯。同时,很多药店、诊所也习惯了线上下单。药品代理商和自然人不能再拘泥于线下业务推广,想要获得较大发展,就要拥抱互联网。
4.结合药品销售终端,加强针对患者的服务能力。
“下沉终端”“直接做患者”“开发第四终端”等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嘴上。DTP药房,很多厂家都要求“做患者宣教”,但有几个厂家能做到?疫情带给我们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业务?
5.不再赊销,谨慎授信发货。
药品代理商、自然人现款进货,赊销给终端,一旦终端不动销,所有风险都会嫁接到代理商、自然人身上。终端一般货物少,只要有压力,基本都能卖掉货。药品代理商、自然人不要惯坏渠道,影响行业风气。
6.卖药,尽量做品牌厂家,做长线品种。
药品代理商、自然人选择有实力、有品牌的上游工业很重要,很多小厂家抗风险能力弱,一出问题,首先甩锅代理商、自然人。疫情来了,没有实力的上游厂家倒闭咋办,经营出现问题咋办,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牵一发而动全身。
7.疫情相关品类,比如提高免疫力的大健康产品、常见病治疗型药品,依然是代理商首选的品种。
疫情刷新了我们对药品选择的认识,最好的药是人体免疫力,因此提高免疫力的药品、大健康产品值得考虑。因为市场容量问题,感冒类、呼吸类等常见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治疗型产品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医护用品是必备的选择。
8.加大对移动互联网的学习。
在疫情影响下,不管是日常办公、维护客户,还是员工培训,把各项工作办到线上必不可少。加大对移动互联网营销技巧、移动互联网营销工具、移动办公等的尝试力度。团队要具备随时组合分拆的办公能力,以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
9.做业务别想着赚快钱,贪小便宜吃大亏。
疫情期间有一个非常奇葩的现象,平时卖药、卖器械的人弄不来口罩,但整个朋友圈都在卖口罩,其实全是套路。多少人经不住诱惑栽了进去,现实版的贪小便宜吃大亏。做业务还是要实实在在,有道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10.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非常时期见人心。
做药的代理商、自然人,处在中间环节。对厂家来说,做大了,有可能被替代;做不大,完不成厂家指标,也有可能被替代。所以很多代理商、自然人想“上岸”,对上收购药厂,对下开医院、开诊所、开药店。其实,只要有核心竞争力,有口碑,有实力,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也不是所有厂家都有做终端的实力、能力和精力。
特别是疫情过后,国家集采、“两票制”、DRGs付费方式改革等继续推进,医药行业变数太大。代理商、自然人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栽下梧桐树,自然引得凤凰来。
链接
识别两大谣言
[谣言一] 疫情期间,药品销售渠道、终端封闭,医生无所事事,闲得很。
实际上,渠道被封主要是疫情防控需要,重点地区交通实施管控,对药品终端配送造成一定影响。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少,各地交通恢复畅通,为复工复产提供便利条件。
药店渠道从来没有关闭,药店终端基本从大年初二营业至今,只是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采取隔离销售。随着政策放开,卫健委明确发文要求湖北以外地区要保障民众日常医疗服务,不能搞“一刀切”,预计非疫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包括诊所会在3月全面开始营业。
其实,渠道并没有全封闭,只是社区基本封闭,消费者只能在家消费,药品线下终端拱手让出海量消费市场,均在线上得到补偿,促进了互联网线上药品销售。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健康、药京采、小药药、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等线上诊疗和销售平台,成为全新的营销渠道,发展得如火如荼。药品代理商、自然人可以考虑多开发此类渠道,而这些线上平台也需要丰富品类结构。
[谣言二] 疫情期间,农村封路,交通管制,物流不上班,厂家没复工,货也发不出去。
2月5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做好商贸企业复工营业工作的通知,积极支持具备疫情防控条件的医药企业开工复工。这无疑给了经销商复工卖货的好机会,只不过企业要做好防疫工作。
卫健委也明确下文,要求推进药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对基本用药、医保品种、“两病”用药等药品,以及市场需求量大、季节性强的品种,要及时组织生产,确保疫情防控药品不断档、不脱销,确保医药市场供需平稳、有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可及。
药品代理商和自然人要抓住机会,快速行动,但也不能蛮干,别相信什么“富贵险中求”“患难见真情”的说法,既拿生命开玩笑,又给疫情防控工作添乱。一定要注意和终端客户沟通的方式方法,采用灵活方式隔离拜访,也能达到提高产品销量、进行学术推广、医生和店员宣教的目的。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