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溢价并购后遗症显现 药企业绩集体“变脸”

发布时间:2020-03-31 22:56:26作者:本报记者 张松来源:医药经济报

溢价并购后遗症显现

药企业绩集体“变脸”


随着二月份步入尾声,国内医药上市企业2019年度的业绩预告或快报已基本披露完毕。根据Wind数据,至少有六成以上的药企业绩报喜,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超过20家企业预计出现首亏。其中,亚太药业、吉药控股、誉衡药业等7家药企亏损预计超过10亿元。探寻背后缘由,药企前期高溢价并购的后遗症成为业绩“变脸”的最主要原因。


高溢价并购并非个例


亚太药业在其发布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表示,预计2019年净利润亏损21亿~15亿元,同比下滑1110.66%~821.9%,修正原因是其失去对上海新高峰生物及其子公司的控制,不再将后者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形成投资损失。据悉,上海新高峰生物在2015年被亚太药业以9亿元现金纳入麾下,但其经营业绩在2019 年突然大幅下降。

无独有偶,“卖壳”落空的吉药控股年度业绩预告亦显示,预计2019年净利润亏损15.05亿~15.00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17亿元。在业绩变动原因说明中,吉药控股表示:“子公司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5.5 亿元左右。”该数值占据此次亏损的绝大份额。另据报道,吉药控股近年来实施了系列资产并购,在2019年初就已完成新增4家子公司的并购工作。

业界普遍认为,国内制药企业的立足与发展一直依靠医药市场整体增量和扩容,随着医药市场整体扩容速度回落,内生力不足的药企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倚靠并购实现业绩增长成了不二选择。但从现阶段的结局来看,药企高溢价并购的后遗症正在加速显现。

“因高溢价并购导致药企商誉减值进而业绩‘爆雷’的情况虽然是偶尔发生,但从近年来各家药企发布的年报来看,每年都会有类似的企业,从整个产业来说实际上具有连续性,应该说并不是个别现象。”知名医药战略专家、时代方略首席咨询顾问杜臣表示,这种现象与中国公司制企业产生的历史时间比较短、市场化不充分、决策机制不成熟和企业治理存在“短腿”等原因均有关系,需要历史地看待这一问题。

“素质全面较好的并购对象基本上已经成为先发药企的囊中之物,如今放置于并购市场的企业更多的是‘鸡肋’,略微出色的药企往往都成了待价而沽的‘香饽饽’。” 杜臣认为,在优质企业少而并购者多这一资源不足的局面下,不出高价的药企显然无法达成并购目标,这是并购市场竞争造成的结果。“出于占有资源的欲望和业绩增长的压力,药企决策者不得已作出高溢价收购的决定。”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分析指出:“很多并购药企没有在事前调查清楚被购标的的价值与情况,少数收购进来的产品甚至对其主营业务没有任何补充意义。此外,也有多起药企间的并购是‘左手倒右手’,是药企有意为之的内部交易。”


需练就通盘考量本领


尽管有些药企付出了较高的收购代价,但由于企业经营水平尚可,治理规范且有效,依然不会出现颠覆性问题。杜臣坦言:“有些药企经营水平不足,加上并购过于频繁,整合能力较弱,远远超出了自身能力和获取资源的步伐,产生经营、资金链等问题是必然。与此同时,为数不少的并购接盘药企在自身经营能力和管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总是期望通过对赌协议实现良好业绩,实际上这种协议只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有条件的作用,对赌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

药企间的并购毋庸置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金融服务,不是拥有庞大体量的资金即可简单进行。药企的内生经营或许在业绩上增长缓慢,却仍然可以通过不断改进管理实现自我成长。错误的并购一旦形成,对药企而言是“伤筋动骨”,或将面临“断崖式”困境。药企并购需要的不只是资金和谨慎,还要练就通盘考量的本领。 

史立臣提醒,药企要清楚对外并购的意图,国营企业可能更看重规模,民营企业可能偏向利润,但重心还是要放在如何搭建自身的产品竞争结构。“历来并购的关键点都在产品,但是未来并购的多样性可能较多,有些标的企业产品一般,但其营销团队、营销资源相当优质。因此,药企并购前的尽职调查要围绕包括现金流和债务结构的财务情况、产品结构、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团队、营销资源等方面充分展开。”

“对外并购能否成功的核心本质,表面上看是获取资源的能力,实际上靠的还是内部的功力。”杜臣建议,需要并购的药企首先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体系和组织系统,要确定好每个层级、每个关键岗位的职能、责任、权限和必要流程,可避免子公司越权担保、失控等恶性错误发生;其次,骨干团队对自身服务的药企要有真正合适的愿景使命,清晰的理念有助于在并购的谈判桌上掌握主动权。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