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大型药企战“疫”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0-03-31 22:52:47作者:黎祤来源:医药经济报

大型药企战“疫”显担当


作为临床在用的新冠肺炎药品,磷酸氯喹近期正得到相关企业的快速复产或扩产。其中,一些大型医药企业更是表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和能力,不仅采取有效举措,保证防疫药品及时复工复产,更大手笔地捐赠相关药物,支援抗疫一线临床。

2月23日下午,上海医药首批40万片磷酸氯喹装车,由位于上海嘉定的工厂发往湖北,并于次日抵达武汉。这批药物是此前工信部向该企业采购的280万片磷酸氯喹订单,上海医药已决定全部捐赠,逐批送往疫区,以保障患者的治疗。


复工与临床研究同步推进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徐南平在2月21日国新办就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披露,在药物和临床救治方面,加快推进“三药三方案”研究,其中磷酸氯喹用于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纳入了第六版诊疗方案。

磷酸氯喹被纳入诊疗方案是老药新用的体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军事医学科学院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合作,根据此前文献报道氯喹能有效抑制非典型性肺炎(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的信息,两家单位联合开展体外试验,发现氯喹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亦有效。在此基础上,科技部组织了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随后科技部联系了上海医药,上海医药将库存的所有磷酸氯喹片剂共25000多盒送达科技部,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实,国内多家药企持有磷酸氯喹生产批文,但因为这种药价格低、需求少,绝大部分企业并未生产。上海医药是国家疾控中心定点生产企业,每年都会生产一定量的磷酸氯喹制剂,作为国家储备用药。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也向上海医药采购磷酸氯喹,主要用于援助非洲国家抗疟疾。

考虑到药品生产需要一定的周期,尽管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上海医药子公司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已于2月3日复工生产。据悉,目前该产品库存原料充足,后续可以以每3天左右一批的速度持续供应。

另外,磷酸氯喹衍生物硫酸羟氯喹(也称羟氯喹),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药物已上市多年,其结构与作用机制与磷酸氯喹相似,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所以在临床上代替磷酸氯喹被广泛使用。目前,由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牵头的硫酸羟氯喹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目前参与医院共计14家。


中医药阻断轻型向重型发展


治疗新冠肺炎“三药三方案”可以说是目前临床应用中比较有效的药物。其中,中医药在阻断轻型患者向重型患者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从第三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便已纳入。

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此前在发布会上就解读了与相关机构在P3实验室分离出病毒后对54个中药和化药进行的筛选情况,初步发现了5个名优中成药能在体外抑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据钟南山院士介绍,目前正在对一批已经在临床广为应用的中药展开研究,验证其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否灭病毒;二是能否减少病毒进入细胞;三是能否减少发生炎症风暴。一旦找到了证据,将能够给中药的使用特别是肺炎中早期的应用提供一些依据。

以六神丸为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研究试验披露,六神丸在体内外均能强烈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奥司他韦相比,六神丸显示出广谱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H1N1流感病毒的附着、增殖和侵入;六神丸在体内外均可以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关键因子的表达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炎症,显着降低肺部炎症反应,改善肺组织损伤。

1月29日,广州医科大学发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工作方案》(试行第一版),推荐在医学观察期(含居家观察)和临床治疗期都使用中药,六神丸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大型中药企业,上海医药旗下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药材)展现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将旗下上海雷允上药业的经典名药雷氏六神丸定向捐赠给湖北黄冈一线医院,支援抗疫一线临床。2月25日,上药药材定向捐赠的14640盒雷氏六神丸自上海启运,于2月26日抵达湖北黄冈,保障患者治疗,抗击新冠疫情。

此外,上海雷允上药业的板蓝根颗粒、感冒退热颗粒、荆银合剂、荆银颗粒等经典中成药是本次疫情中的应急药品,其中板蓝根颗粒冲剂和荆银合剂两个品种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应急征用物资。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中成药生产企业打破常规的“逆行”。以上药药材中药资源分公司为例,从大年初四开始便奔赴山东、宁夏、亳州、安国4个药材产地,人在他乡、长假期间外加许多药材产地已经关闭交易市场,村村限行,严禁外来人员及车辆出入,公共场所采取戒严措施,原材料采办相当困难。采办人员都是依赖在当地积累的深厚经验和渠道,排摸到手中有优质货源的药农,才确保优质的中药材原料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上海,最终确保市场需求旺盛的中成药生产供应得到充分保障。


微生态制剂减少继发感染


在此次的抗疫中也可以看到,发挥作用的不仅仅包括临床支持、药物,还有从大健康走向临床应用的新制剂——微生态制剂,即“益生菌”。今年,浙江在危重症病例救治中运用了李兰娟院士摸索出的“四抗两平衡”救治方案。该方案中“平衡”的第二个平衡就是微生态的平衡,以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几率。

事实上,李兰娟院士很早就关注到微生态制剂的应用。2016 年李兰娟院士团队发现,对 H7N9 感染的病人辅助实施微生态制剂的治疗,能有效防止 H7N9 病毒导致的微生态失衡继发的细菌感染。针对本次新冠肺炎,在媒体专访中,李兰娟院士同样提到要利用微生态平衡,降低危重症病人的继发感染。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特别是占人体最大比例的双歧杆菌更是备受瞩目。目前,已经有一些有益菌在进行临床试验,受试者包括儿童、成人、老年人。研究数据显示,某些益生菌能够缩短持续时间或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益生菌对患有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和成人病程的影响中也评估了益生菌,特别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对儿童和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持续时间的影响。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从第四版开始就纳入了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提示“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相关企业也在加快生产,如已被纳入重庆的抗新冠目录之中的上药信谊益生菌产品培菲康,春节期间一直持续生产。


多种药物临床试验加速启动


截至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提及的临床药物均为“试用”,尚未有明确的推荐药物。为此,各地医疗机构也在结合用药经验及当地情况进行尝试。

温州作为湖北以外新冠肺炎较多的一个地区,用药急迫性不言而喻。日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夏景林教授透露,该院使用治疗肿瘤和风湿的常用药物——沙利度胺片(Thalidomide)治疗新冠肺炎,初步结果显示有效。

目前在该院使用沙利度胺的患者中,有一例重症患者已治愈出院。该患者入院时焦虑不安,且有呕吐腹泻,缺氧症状明显,氧合指数低至142,用沙利度胺3-4天后,上述症状消失,缺氧明显改善,氧合指数逐步恢复正常。患者用药14天后,于2020年2月17日康复出院。

夏景林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侵犯了人体之后,人体的免疫细胞在和病毒对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因而产生“炎症因子风暴”。细胞因子的释放,对正常的组织脏器产生损害,引起多脏器的损伤,包括心脏、肝脏、肾脏,但主要损伤是在肺部,这也是新冠肺炎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沙利度胺对于该例新冠肺炎治疗可能有这5个方面的作用:抗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免疫功能;镇静安眠,缓解焦虑,减少氧耗;止呕;抗血管生成,助于减轻肺纤维化。据介绍,目前温医大附一院已在1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沙利度胺,使用后病人情况都有好转。

沙利度胺为国家医保乙类品种,在国内获批适应证为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领军企业为上海医药下属的常州制药厂。据透露,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冠肺炎治疗团队已将沙利度胺治疗普通型和重型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临床试验网站(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批准号:普通型NCT04273529;重型NCT04273581),希望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该药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


结语<<<


这只是一家大型医药集团在这场抗疫中所做的部分努力。

据了解,整个上海医药在产的与疫情相关的10大类、100多种药品(不包括医疗器械),其中多个产品需求量激增,相关生产单位都在加急生产,全力支持前线。结合国家工信部防疫重点监控品种,企业建立了涵盖抗病毒、抗菌类、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化痰药、平喘药、免疫调节、预防药品、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十大类防疫药品目录,上海医药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和监测,做好提前扩产准备,可24小时供货,还提前联系供应商,保证原辅料和包材供应链畅通,保障足量的安全库存。

面对严峻的疫情,全国各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品、防护物资紧缺。医药企业作为抗击疫情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他们服务大局坚守使命职责,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大多数人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居家抗疫之时,这些企业、这些人按下“快进键”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或捐款捐物资,或开足马力,全力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充分体现了企业的担当,履行着战役的坚实后盾的职责。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药人致敬!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