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辉瑞研发线尚待补强

发布时间:2020-03-19 16:06:04作者:文 综合编译/王军来源:医药经济报

辉瑞研发线尚待补强

自2019年年初执掌辉瑞(Pfizer)以来,艾伯乐(Albert Bourla)负责实施了辉瑞的消费者保健部门及其成熟药品业务的分拆行动。在日前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中,艾伯乐将过往的辉瑞形象比喻为另外一家“老式的辉瑞”,以表明这家药业巨头进入了新时代。


着眼补强型交易

艾伯乐排除了辉瑞将以成本协同效应作为主要的驱动因素来实施收购行动,这意味着,超级并购行动已经不在辉瑞的讨论之列。

该公司未来的资金将直接用于研发线的建设。艾伯乐承诺,在2019年斥资90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之后,今年辉瑞将不再计划任何的回购行动,目的是留出一定的资金,用于交易行动。

辉瑞认为,其拥有的Ⅱ期或即将进入Ⅲ期阶段的研发资产,将会大大减轻下一轮 “专利悬崖”(预计2027年前后)所带来的损失。辉瑞这种囤积资金的举动让许多人推测,该公司正在计划实施一项规模大于常规的补强交易行动,尽管即将上市的在研项目交易价格不会便宜。

事实上,与用现金回购股票相比,通过成功开发有价值的新药来推动公司利润增长要困难得多,这也是众多大型药企开始依赖于前者这样的财务处理方式以使投资者满意的原因所在。不过,艾伯乐并不亲睐这种做法。

要将资金明智地花出去也是一种难题。在年度业绩发布当日,辉瑞股价下跌5%就表明,公司股东与管理层并没有保持一致的步伐。如果业务开发未能如愿以偿,那么艾伯乐将会很快面临重回以前发展战略的压力。


研发线缺乏亮点

艾伯乐认为,传统产品的剥离会让辉瑞在大型药企中更具有竞争性的增长前景。但EP Vantage分析指出,辉瑞的增长前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已上市药物的驱动,其研发线缺乏亮点。

辉瑞的基因治疗项目是一大吸引力,但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该领域研发项目大多规模较小,要么是小企业与大药企直接展开竞争,要么是与大药企进行合作。外界对辉瑞是否有候选药物处于领先地位也存在疑虑,艾伯乐是否会将一些资源投向新的项目或技术尚待观察。

辉瑞表示,每年将会让一个新的基因治疗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据透露,其在研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治疗药物PF-06939926的新数据有可能会在3月底公布。

辉瑞还着重提到了abrocitinib,根据市场分析人士的一致预测,这是辉瑞研发线上希望最大的一只产品。该药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辉瑞正在进行的一项名为Jade Compare的研究,该研究把abrocitinib与赛诺菲(Sanofi)的特应性皮炎药物Dupixent进行比较。如果研究结果未达预期,那么辉瑞对“新鲜血液”的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

在此次的业绩发布会上,辉瑞没有对研发项目做出销售预测。此举表明,该公司仍然还有很多需要证明的地方。从商业角度上来看,更重要的是更新一些已上市药物在2020年的销售数据预测。

辉瑞乳腺癌药物Ibrance相关研究数据的披露有所推迟,这可能会让人感到担忧,但是,积极的研究结果有可能让适合采用这只“重磅炸弹”的患者人数增加一倍。与此同时,Anchor研究可能会让辉瑞新近收购的Braftovi/Mektovi组合药物成为某些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产品。

这些也表明了辉瑞今年为何打算将现金用于并购行动。辉瑞已经将自身重新定位为专注的创新者,但是,从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显示,其现有的研发线要在未来12个月才能有最关键的收获。由此来看,艾伯乐最好还是花钱“买买买”。


TIM图片20200319160627.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