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IPO常态化 能解药企补贴与税负倒挂?

发布时间:2020-03-05 20:52:13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0年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发行成为证监会的重点工作。2月3日,证监会发文明确了在全国抗疫狙击战阶段,发行人的反馈意见回复时限、告知函回复时限、财务报表有效期届满后终止审查时限等与发行审核相关的时限及已核发的再融资批文有效期,均暂缓计算,尽可能减轻疫情对发行人的影响。

据悉,最新的IPO排队名单中,上交所主板申请IPO的企业共163家,包括葫芦娃药业等中成药企业已半脚踏入资本的大门。其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拟募资4亿元。而时隔七年,四川新荷花已发布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越来越多中药企业开始借力资本的力量。

不过,根据南方责任投资行动研究表明,中药企业在医药类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占比较低。从医药股群像分析,记者注意到,有的企业每年为当地提供上亿元的所得税,有的企业却大量依赖于政府补助。2019年前三季度,314家上市药企合计收到政府补助71.28亿元,占所得税金额的比例近三成。其中,获得政府补助金额超过所得税缴纳额的上市药企多达52家。税负与补贴倒挂,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考验着包括中药企业在内的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盈利能力是“硬伤”

以最近因疫情蔓延而获益的太龙药业为例,2月3-4日股市开启春节后的前两个交易日,太龙药业涨停开盘,买单封板量超过百万手。但2月4日却发布了股东集中竞价减持股份的公告,股东计划减仓。

事实上,二级市场对中药企业的后劲更有顾虑。1月16日,景峰医药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修正后预亏6.5亿~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约下降500%。该公司解释称,受重点监控目录、带量采购扩及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影响,包括心脑宁胶囊等中成药产品的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2019年三季报出现上市后首次亏损。

而葫芦娃药业在招股书中也披露了盈利乏力的困境。2019年上半年其颗粒剂的产能利用率较上年增长14.69个百分点,达95.14%,但片剂和胶囊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0.99%、59.82%。换言之,近一半的产能尚闲置着。但让人费解的是,该企业IPO募资中拟建设用于扩充片剂3亿片、胶囊剂10亿粒。相比之下,同期研发投入分别是0.11亿元、0.20亿元和0.43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3%、3%和4.4%。

“很多中药类企业也存在重销售轻研发的‘顽疾’。若无核心竞争力,其盈利能力恐难被看好。”某证券公司医药研究员张震告诉记者,中成药企业没有独家产品,销售费用居高是普遍现象,有些公司甚至现金流均为负值,很难持续发展。在现金流为负、产能利用率下滑的背景下扩产仍面临盈利考验。

另一方面,以东阿为例,去年上半年营收18.9亿元,同比下滑36.69%;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下滑77.62%。更值得重视的是,像佐力药业2019年累计各类政府补助收入共计3662.7万元。分析其财报,质押率高是另一困扰。如控股股东质押逼近100%的誉衡药业,因大股东爆发资金链危机被动减持,公司股权也陷入动荡。数十家上市公司的质押率均超警戒线。

从近年IPO被否企业的情况看,大多在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硬伤。

用创新反哺利润

反过来看,2020年伊始,首家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赴美IPO。天境生物登陆纳斯达克上市,计划筹集1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康桥资本推动两家被投公司天境生物与天视珍生物成功合并,之后康桥资本又领投1.5亿美元,天境生物三年内融资超过4亿美元。

“从这个侧面看,中成药融资与生物医药差异迥异,体现在其生物医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管线。包括信达生物、华领医药、君实生物、复宏汉霖、亚盛医药等公司率先挂牌上市。其次,原研药企的研发投入积极性要远高于中药企业,业务规模越大、产品线越多元的上市公司投入研发的资金也多,就是说技术是核心驱动力。”张震直言。

此外,国内研发支出规模前三甲均为营收规模超百亿、业务产线较广的民营上市药企,除恒瑞医药外,另外两家分别为复星医药和迈瑞医疗,其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均超过10%。中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样在技术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疗效是中药的生命力,但需要证据证明它的有效,且是科学的证据,这就是循证中药学。药企应更关注产品的临床定位和产品上市后的评价,进而推动企业重视产品深入的机理研究和质量保证。”

张伯礼指出,要做临床需要的研究。如开展中医药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均应基于临床需求,分析中医药干预的特点和临床价值,找准研究重点,形成科学合理的假说。研究设计要力争能够回答中医药干预措施的比较优势和作用规律,以及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潜在风险及成本效果。做科学规范的研究,做透明可用的研究,这是保障临床研究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优势企业构建新的竞争力应建立完善中医药研究证据转化技术体系和支撑平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