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疫情带来六大行业机遇

发布时间:2020-03-05 20:15:37作者:郑佩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0年,从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成为第一只飞出来的“黑天鹅”。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取消春节假期,奋斗在战“疫”第一线;医药公司大年初三开始上班,保障医药物资及时供应;医药零售行业也在春节假期正常营业,保证普通民众购买个人防护用品和抗病毒药物;社区医疗机构,如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等结合街道、村委等城乡社区对社群进行网格化疫情控制。本次疫情爆发造成的危机,客观上将使医药医疗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1.中国基层医疗事业发展,促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民众保健意识提高,大健康产品迎来黄金发展期。

疫情过后,预计卫健委会大力推广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软硬件投入,向基层倾斜医疗资源。结合685基药目录在基层90%使用占比的要求,基层用药将不断升级换代,更多新特药在基层的可及性将提高。

未来5~10年,医疗机构将形成哑铃型终端布局,哑铃的一端是三甲医院依靠诊疗能力、优秀医生和医疗优势资源继续对患者的虹吸效应;哑铃的另一端就是基层医疗机构依托医保报销比例、基本药物扩大、药品“零差价”、慢病医保部分统筹报销,以及国家政策和资源倾斜,成为保障民众基本医疗需求的坚强堡垒。

过去,我们对健康的要求是“对抗疾病”,现在要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大健康产业和产品一定前景广阔,这也和国家倡导基层医疗目标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的要求相符。


2.线上诊断、“互联网+医疗”、医疗行业数字化长足发展。

对普通患者来说,线上问诊可以避免去医院诊疗,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线下在药店分类管理的政策促进下,三类药店将承担起药品线下配送的重任。本次“新冠”疫情将继续推动医疗行业,尤其是医院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比如医院正在建设的互联互通、电子病历评级等,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打好基础。


3.重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促进慢病用药门诊医保统筹报销,基层公共卫生向前推进。

从本次疫情死亡人数占确诊人数比例来看,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员占主要部分。慢病患者因为自身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并且发病较快、较重,这从侧面反映出加强基础疾病管理和康复的重要性。

当下,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战役,一定是一场歼灭战,疫情过后,就是一场公共卫生的持久战。打赢这场持久战,基层公共卫生将扮演重要角色。


4.中医药行业迎跨越式发展,卫材行业爆发式增长。

在“新冠”肺炎没有化药特效药的情况下,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根据“新冠”肺炎的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症状,推荐了藿香正气系列、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中成药。

根据中医药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新冠”肺炎的长期预防作用,中医药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一是中药行业大幅增长,中药饮片、配方颗粒成为主要增长点。2019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意味着中药配方颗粒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有了指南。同一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公布了160个品种试点统一标准。

二是中医医疗机构特别是中医诊所数量将大幅增加,中药市场需求扩大、处方外流将推动中医诊所高速发展。除了中药,以中医适宜技术为主的中医养生馆、中医理疗馆、中医推拿馆、中医养老院、中医美容院等方式延伸到大健康领域,前途不可限量。

三是中成药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有望提高,中药材原料质量有望稳定,“中药注射剂无用论”的呼声有望减弱,医保对中成药制剂的支付限制有望趋向宽松。

卫材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疫情爆发后,因为正值春节,工厂停产加上恐慌式抢购,口罩脱销。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口罩成为群众出门的必备品。如果疫情结束后,民众养成了配戴口罩的习惯,口罩成为日用品,卫材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5.创新药研发加速。

疫情发生前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产能有限,且需在PCR检测平台检测,造成确诊困难,影响疫情控制。1月29日,POCT快速检测试剂盒“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宣布研制成功。1月30日,已有3家IVD企业成功研制出冠状病毒检测试纸,10分钟可筛查。

不管是本次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药企检验试剂的创新研发速度,还是医保政策对创新药的加持,中国真正的医药大时代来了。化药临床推广已经从营销驱动转变为政策驱动、价值驱动,仿制药“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结束。医药企业不要指望走捷径,必须老老实实地验证疗效和安全性。


6.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新一轮国家集采有望加速推进,或纳入卫健委诊疗方案药品。

虽然医保部门预付资金减轻医院垫付压力,患者医疗费用不再纳入医院总额预算控制指标,但是突发疫情导致医保资金计划外大量支出,从医保资金调控角度来看,疫情过后,医保资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加上本次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带量采购“控费降价”将加速向前推进。

同时,考虑到“新冠”肺炎防治需求,卫健委发布的有效治疗“新冠”肺炎指南药品有望纳入医保进行国家专项集中带量采购,价格谈判降幅方面要求可能会较宽松,以鼓励药企生产的积极性。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