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首个智能药物市场折戟

发布时间:2020-03-05 19:55:43作者:综合编译/王迪来源:医药经济报

一项新技术原本在外界看来可以彻底改变一些患者服用药物的方式,并最终改善他们的健康结果。但事实证明,其商业化之路并不容易。

新创企业Proteus Digital Health近年来陆续募集了近5亿美元资金,且市场估值升至15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其宣称公司研发的传感器技术可被用来监测患有各类疾病的患者是否服用了药物。而到去年年底,该公司持有的资金却跌落到了危险的低位。

据STAT网站报道,Proteus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汤普森(Andrew Thompson)表示,公司与大冢制药(Otsuka Pharmaceutical)已经提前终止了一项协议。此前根据这项协议,大冢一直在向Proteus提供资金,以帮助其开发用于严重精神健康疾病的数字药物。对Proteus来说,这一收入来源现在消失了,标志着双方的合作以前景黯淡收场。

Proteus曾与大冢制药合作推出了全球首个智能药物Abilify MyCite,这是一款药物-设备组合产品,由内嵌了一款传感器的口服阿立哌唑片组成,可追踪药物的摄入情况。如今,Proteus将放弃在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尝试转换工作重点,让保险公司为其技术用于癌症和传染病患者支付费用。汤普森还透露,Proteus将进行裁员。   

临床接受度低 销售惨淡  

大冢与Proteus终止合作开发协议,是最近几个月来制药巨头与健康科技初创公司之间一系列分手行动中的最新一起。去年秋天,诺华(Novartis)旗下仿制药部门山德士(Sandoz)终止了一项对Pear Therapeutics公司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用于解决药物滥用问题)实施商业化的协议。去年12月,赛诺菲(Sanofi)表示不再参与运营Onduo公司,这是其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生命科学部门Verily建立的一家合资企业,旨在利用数字工具来帮助患者管理2型糖尿病。

目前,来自大冢的资金还可以暂时维持Proteus的运转。熟悉该公司的人士表示,虽然其拥有的技术具有一定潜力,但自身失策和棘手的挑战等因素让公司的财务状况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Proteus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当其技术用于医疗系统时,往往无法很好地融入到临床工作中。这意味着对该公司来说,产品的普及速度太慢,无法为其创造足够多的收入。在公司大把烧钱的时候,这无法让投资者感到满意。

Abilify Mycite系统由含传感器的智能口服药丸、智能贴片、智能设备App、基于Web的数据面板4部分组成。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患者不愿意佩戴贴片,而贴片是Proteus追踪系统的核心。此外,医生也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大量的数据,比如患者的睡眠模式和身体活动水平等,这是Proteus技术对患者服用药丸之后,在核心记录目标之外收集的其它数据。

虽然有医保系统愿意购买Proteus的产品,但身在一线的许多医生并没有足够的动力为患者采用Proteus技术的药物。因为这样做会给他们增加不少工作量,而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付出的努力而获得相应的报酬。

Proteus成立于2001年,其在2012年首次与大冢公司进行合作。2017年11月,双方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Abilify MyCite获得FDA上市批准,用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该药是大冢制药阿立哌唑(Abilify)的升级版产品,后者已经失去了专利保护。

受到FDA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审批的激励,2018年,大冢与Proteus签署了一项价值高达8800万美元的协议,以作为双方将合作计划延长到5年时间的一部分。根据这项协议,Proteus将帮助大冢开发更多的数字药物,与此同时也将帮助实施Abilify MyCite的商业化。

不过,Abilify MyCite的销售起步十分缓慢。大冢曾公布一项行动计划:向一些精神病患者推广此药,这些患者投保了由管理式医疗公司麦哲伦健康(Magellan Health)所管理的几项医疗补助(Medicaid)计划。但是,在该药获批后的第一年里,其并未实现商业化零的突破。大冢发言人证实,商业性处方的出现始于去年,其中包括被麦哲伦健康系统医保覆盖以外的患者。但该发言人并没有透露迄今为止在临床试验之外,到底有多少患者服用了这种药物。

重点转向抗肿瘤与传染病

对于Proteus转向抗肿瘤和丙型肝炎等传染病治疗领域的原因,汤普森指出,药品支付方对于治疗这些疾病的紧迫性可能要大于初级保健。Proteus还认为,其技术最有可能被采纳用于那些价格昂贵的药品,以及用药依从性十分重要的药品。

汤普森表示,根据公司与大冢达成的新约定,Proteus将不再参与Abilify MyCite的商业化推广工作,也不会从该药的销售中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大冢发言人表示,在过渡时期,公司将继续向Proteus采购传感器和可穿戴式设备。

除了与大冢建立合作关系之外,Proteus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向使用其技术的医疗机构收取费用,来获取收入。医院和诊所之所以愿意支付费用,是因为其希望,这项技术如果能够帮助患者在治疗上做得更好,就可以节省费用。这些通常是基于价值的合同,医院和诊所支付给Proteus的款项与患者的疗效紧密相关。

比如,Proteus与明尼苏达州医疗保健系统Fairview Health Services达成了一项协议,通过让后者将其技术应用于癌症患者而收取一定的费用。不过,只有当相关癌症患者按照处方在80%的时间里使用数字式化疗药物时,Proteus才能获得报酬。

汤普森表示,随着Proteus战略转向,公司希望与医疗保健系统客户进行对话,看看它们是否愿意过渡到抗肿瘤和传染病等领域里的新应用病例。比如,Proteus与南加州医疗保健系统Desert Oasis Healthcare达成了一项协议,将其技术应用于那些高胆固醇、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汤普森表示,这种合作关系未来需要经历一个过渡期,或者做出新的安排。

Proteus还需加倍努力,力争让保险公司为其技术买单。与区域性医疗保健系统相比,保险公司在覆盖更大范围、分布更广的患者网络上通常有着更大的优势。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