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目录不是万能的 出局品种“时间换空间”

发布时间:2020-02-17 17:19:18作者:北境来源:医药经济报

目录不是万能的

出局品种“时间换空间”


8月20日,新版医保目录姗姗来迟,引来业界不同反应。实际上,从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之后,业内已经冷静了许多,指望进入一个目录就实现高增长的时代早已远去。在控费的大背景下,“剩者为王”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进入医保目录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当前的医药江湖下,谁能笑傲胜出?


精细化控费


曾经有人说:“产品进入医保目录,销量也没有多少增长。”事实是,没有进入医保目录,估计产品连增长的机会都没有。2017年新版医保目录发布后,在医保控费的大前提下,各省在医保费用总量方面开始精打细算,国家层面更不用说。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次绩效考核用“合理用药”的相关指标,取代了单一“药占比”指标,更注重医务人员的处方合理性和患者用药的质量安全。

随着公立医院在医保及财政预算、绩效评估方面的严格约束,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日趋严格,考核指标更加细化。在精细化控费的背景下,“宽进+严管+动调”成为医保目录的最大特点。控费手段多样化、创新化,进入医保目录只是产品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真正落地市场,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开展。


小心“量大滥用”


据官方表述,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共调出150个品种。除了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外,总共调出79个品种。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的药品经专家论证全部调出。在常规准入部分,新增148个品种,其中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同时,确定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包括109个西药和19个中成药,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独家产品,而前三批谈判成功的药品数量总和仅为56个。

20个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全部被调出,有些令人大跌眼镜。当初以“合理用药”的字眼取代“辅助用药”,曾经让不少药企心中的石头落了地。而且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重点监控目录内药品的临床应用要求相对严厉:不但要制订用药指南或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临床应用的条件和原则,而且要对纳入目录的全部药品开展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对用药不合理问题突出的品种,采取排名通报、限期整改、清除出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等措施,保证合理用药。

没想到,卫健委的这一击“重拳”到了医保局这里,却被“四两拨千斤”似的借力所用,最终轻飘飘全部“卸力”放下,从医保目录中全部调走。“腾笼换鸟”的好处是,将节省出来的资源空间全部投入到临床价值高的产品方面,同时用目录准入的方式再次发出了强烈的警告信号:“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产品必须谨慎,缺乏药物经济学的产品不会走得长远。


三年过渡期


对药企来说,尤其是对于没有进入医保目录(省增没进入国版、原国版被剔除)的药品,现在最关键的是“以时间换空间”。首先认真梳理相关各省医保增补情况,把存量资源盘活透彻。据易联招采分析,2017年版医保目录出台后,全国目前仍有17个省出台了省级增补医保目录,如何把这17个省的省级增补目录存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保住,成为当务之急。

按照目前的趋势,国家级医保目录出台后,各地医疗保障局作为招标采购的领导部门,将会应势而动,各省药品采购预计会出现三种情况:

1.按兵不动。省标不会再大范围开展,但会通过动态调整进入的方式,将新医保目录的产品纳入。其中,以福建为代表,通过阳光动态挂网的方式,由企业自愿在线申报,在符合降价的基础上,纳入福建省阳光采购目录并实现交易。

2.小步慢走。以省际或省级药品价格动态调整为例,取全国最低三省或五省价格,将现有采购目录内的产品价格再次调低,同时允许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产品企业申报。原有省级增补产品只要符合联动要求,仍然可以实现在线销售。

3.大刀阔斧。省级医保局牵头组织开展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采购目录严格按照国家新版医保目录制定,企业应当重点关注2017年后没有进行医保增补的省份。

此外,进入新版医保目录的产品应当关注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的相关问题。根据延续性政策,除了国家谈判及国家集中联采品种外,大概率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仍然会由省级层面制定,尤其是乙类药品仍会由统筹地区自定自付比例。

新的医保目录“盛宴”已经开启,但要想笑傲医药江湖,唯有把自身的内功修炼好。因为目录并不是万能的,真正能够掌握命运的,唯有自己。


TIM图片20200217171904.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