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靶”握“胃”来 精准治疗走出“中国式癌症”阴影

发布时间:2020-01-22 14:35:14作者:雪菖蒲来源:医药经济报

“靶”握“胃”来

精准治疗走出“中国式癌症”阴影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扎实推进我国癌症防治工作,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医院管理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共同发起,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办,罗氏制药中国支持的“胃爱喝彩”2019首届“胃癌关爱日”公众宣教活动在北京举办。

活动当天,权威专家、患者组织代表以及社会志愿者等百余人共同出席,宣告并倡议将每年的11月29日定为“胃癌关爱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艳涛教授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呼吁重视胃癌这一典型的“中国式癌症”,降低国家、社会的疾病负担。


早筛早诊早治疗

提升公众胃癌防治意识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据Globocan2018数据显示,中国胃癌年新发病例数排在中国常见恶性肿瘤第三位,年新发病人数45.6万,死亡人数39.0万,平均每1~2分钟就有1名国人因胃癌失去生命,被称为“中国式癌症”。

季加孚教授告诉记者,虽然中国胃癌发病率在全球排在第四位,仅次于日本、韩国、蒙古,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多,因此全球超过四成的患者在中国,且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新发胃癌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财务和健康风险十分巨大。

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早诊率低,广大群众对早期胃癌筛查意识薄弱。反观韩国、日本,虽然均属胃癌高发国家,但死亡率较低, 且呈明显下降趋势,究其原因,胃癌早筛率高是关键。

田艳涛教授强调,早诊率取决于老百姓对疾病的认知度,随着国内经济水平提升,广大群众愈发重视健康;然而,中国地域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健康水平亦呈现出区域不平衡。

“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中国一线大城市,胃癌早期诊断率已经接近40%,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偏远地区,早诊率远达不到这一比例;胃癌早诊断最简单的检查是胃镜,一旦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治愈率很高,超过92%能治好。”季加孚教授进一步表示,防治胃癌要有更“早”的行动意识,通过持续的科普宣传,让老百姓知道胃癌不可怕,能够通过预防和规范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胃癌诊疗“多学科协作”

突显“价值医疗”新模式


胃癌并非一种单一的疾病,在所有胃癌患者中,约16.6%的胃癌患者为HER2阳性,每6名胃癌患者中就有1名HER2阳性胃癌患者。而HER2阳性这一独特的疾病亚型,癌细胞增长更快、侵袭性更强,患者病情也相对更容易恶化。

由于我国胃癌患者对HER2检测的认知度普遍较低,HER2检测率仍然有待提高,这对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影响很大。田艳涛教授指出:“临床上所有确诊的胃癌都需要明确HER2状态,因为HER2阳性胃癌患者接受抗HER2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HER2是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事实上,随着我国胃癌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巨大进步,中国胃癌防治已经迈入精准时代。患者和医生重视HER2检测,提高HER2检测的准确性,就可以更早地明确疾病类型,让患者接受更有效的“精准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除此之外,胃癌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进入到以围手术期多学科协作的全新模式,临床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已经成为晚期胃癌诊疗体系中的标准模式。

季加孚教授坦言:“诊断需要内镜,检查需要影像、病理,治疗需要内科、外科,康复需要健康营养师、康复师、卫生健康工作者等,只有大家结合起来,才能帮助患者寻找一个最简单、最便宜、最没有痛苦、最好效果的治疗方案;MDT模式的价值不仅在于治病救人,‘以癌症患者为中心’才是‘价值医疗’的理念。”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