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从“买家”到“卖家”? IO中国势力继续扩张

发布时间:2020-01-22 14:28:12作者:科睿唯安Cortellis来源:医药经济报

从“买家”到“卖家”?

IO中国势力继续扩张


肿瘤免疫(Immuno-oncology,IO)目前是投资高度密集的领域,特别是随着第一代靶向程序性死亡蛋白(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成功开发,该领域进入了跳跃式发展。

从商业上来看,IO药物的开发一直由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主导,但中国正在努力改善现状。目前,中国已有5个抗PD-1/L1抗体产品上市,除了默沙东的“K药”和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另外3个均由中国公司开发。

不止于此,中国在IO领域的交易权重也越来越大。


全球趋势

2013年→2019年


从Cortellis交易情报数据库中提取标记为“肿瘤免疫”且交易类型为“许可、合资或仅研究”的项目,交易日期为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共提取到1051笔交易。其中,805笔注明具体靶点,323笔涉及PD-1/L1。

交易数量:

39笔→269笔,7倍

从趋势看,IO领域商业交易总量从2013年的39笔增至2018年的269笔,增长7倍以上。而同期制药领域总交易量仅增长4%(2838增至2957)。

2019年前五个月,IO交易数量居高不下,表明2019年至少将与2018年持平(如果年底的交易量出现增长,数量可能超过2018年)。大多数已明确的交易是侧重于药物本身的交易或研究合作。26笔“药物筛选/评价”交易主要集中于联合用药研究,其中大部分(26笔中的18笔)涉及PD-1/L1抑制剂与其他处于研究阶段药物的联合用药。

最热靶点:

BCMA、4-1BB→TGF-β、STING、4-1BB

聚焦于“热门”靶点交易,可以发现,自2013年以来大多数交易是BCMA相关项目,4-1BB次之。2019年,4-1BB仍然保持热度不减,交易量最大的是TGF-β和STING相关项目。


中国势力

半年14笔,增势惊人


按照进行IO交易的公司总部的地区分类,2013-2019年所有年份和所有国家/地区“买进”和“卖出”交易的比例接近。美国是迄今为止交易最活跃的国家/地区,其次是欧洲(所有欧洲国家合计)和中国。

中国的项目交易量一直保持惊人的增速。从2013年的1笔IO交易升至2019年前五个月的14笔“买进”交易。

近期涉美交易占四分之一

中国近几个月来交易额最高的“买进”交易对象是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其中包括2019年2月美国Abpro公司与南京正大天晴(NJCTTQ)签订的可能最高达40亿美元的交易,南京正大天晴支付Abpro公司6000万美元预付款。南京正大天晴可以使用Abpro的DiversImmune平台来制备包括T细胞衔接器在内的双特异性抗体。

近期的其他交易包括:2018年11月,MacroGenics与总部位于上海的再鼎医药签署价值1.6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开发一种靶向PD-1和LAG-3的双特异性抗体MGD-013;2019年4月,百济神州公司和美国BioAlta公司达成一笔2.69亿美元的交易,开发CTLA 4抗体BA3701。

大部分IO交易发生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易量相对较少。但是,当我们对比2013年与2019年前5个月美国公司“买进”交易情况可以发现,美国开始从中国买入项目。

此外,中国的交易项目主要发生在国内,但近期近四分之一的交易涉及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

60%新兴公司聚焦肿瘤领域

就目前的IO治疗市场而言,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在各个方面的努力下,这种状况已逐步得到改善。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进加速创新药物上市改善全民医疗的长期规划。包括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90%以上的人口,修订并补充国家基本药物(可通过医疗保险报销的药物)目录,以及加强价格调控。除了改善医疗体系,中国也不断完善监管程序,加速新治疗方法的上市。2016年实施优先审批程序——将临床亟需的创新药物的审核时间从数年缩短至六个月,并接受在国外开展的研究数据。

中国政府鼓励制药行业的新药研发。最新的“十三五”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以上,并计划建立多达20个以生物药为主的生命科学园区,预计产值超过15亿美元。中国企业也开始投入更多资本和资源来开发创新药。

从2011至2018年,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总投入增长了15%以上。IO领域对资本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在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融资方面,中国目前超过60%的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肿瘤药物开发。 

PD-1/L1开花结果  

自2018年夏季“O药”“K药”获批上市以来,中国公司开发的三个PD1抗体也在陆续上市,其他的分子也将会在不久后推出。

目前,肺癌、胃癌、肝癌和食道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据估计,将有超过200万人受益于这些新的检查点抑制剂。为加速获批上市,中国公司都选择以黑素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作为首个适应症提交申请,并同时迅速扩大在其他肿瘤类型的适应症范围。例如,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最初以霍奇金淋巴瘤作为适应症提交申请,但在2019年6月宣布,监管机构已接受该分子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补充新药申请。

根据Frost&Sullivan的最新报告:随着这些新产品的上市,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抗PD-1/L1抗体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2030年将达到984亿元。

基于价格上的优势,预计中国国内产品将迅速打入市场。三款国产PD1抗体的定价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这个差别已经考虑到这些药物在中国市场上已有的大幅折扣。

预计这些药物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针对PD-1的药物被列入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而为了进入医保目录,需要降低价格。政府的目标是全民医保,同时需要应对国家人口老龄化和患病人口增加的挑战,药品价格压力不能忽视。

此外,需要引起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尝试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海外,PD-1类抗体全球市场价格也将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走低。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