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刚性需求接受“硬核洗礼”

发布时间:2020-01-19 14:12:50作者:逄增志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9年,医药生物行业实体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洗礼,在农历新年前对医药资本市场进行盘点、回顾与展望,有助于行业深刻反思,并助力高质量发展。

年度表现: 刚性十足

作为刚性需求行业,医药生物行业向来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常青树,这里说的“刚性需求”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药品作为一种消费品,在我国14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并叠加疾病迁移、社会老龄化加快、医疗保健需求激发等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医药行业在消费端呈现出明显的刚性需求特点。二是作为一种投资标的,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成长性突出,股价市场表现以及投资回报较好,是广大投资者尤其是各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标配,也具有刚性需求的特点。

回顾2019年医药生物类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总体表现,一言以蔽之,“刚性需求接受了硬性洗礼”。

首先,医药生物指数仍然是全年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据平安证券2019年12月研报,截至2019年11月底,医药生物指数上涨31.54%,沪深300指数同期上涨27.17%,医药生物指数跑赢了沪深300指数4.37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表现强势,体现出了刚性需求的防御性特征。

其次,医药生物指数年内经受了重大挑战,在对外贸易波动、对内宏观经济下滑、不确定性及增长困难明显增多等不利环境中,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立足国内刚需主流,主动适应医保控费、“两票制”、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扩容扩围等政策变化,抓住创新药、CRO、生物疫苗、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等机遇,取得了跑赢大盘的好成绩。虽不能说是最好,但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八位(如图2所示)也是难能可贵,刚性十足。

行业基本面:增速趋缓

任何行业的资本市场表现,很大程度上是行业以及上市公司现状、发展前景、投资回报等直接或间接、实时或提前的映射。医药指数刚性十足的表现,当然离不开医药生物行业基本面的支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制造业八个子行业营业收入18,184.2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390.3亿元,同比增长10.0%,较2018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而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7.67万亿元,同比增长4.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933.5亿元,同比下降2.1%。不难发现,前三季度医药工业各项指标增速可观但明显趋缓。

前三季度,医药工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趋缓的主要原因,是受2018年全国执行“两票制”带来的低开转高开的高基数所累、医保支付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因素影响造成。据有关机构预测,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将达到26,327亿元,同比增长约8.5%。

从图3、图4可以看出,2019年医药工业收入增速、医药工业利润增速均是近十多年来最低的。未来随着带量采购进一步扩容扩围、医保基金腾笼换鸟、仿制药企落后产能出清等影响持续显现,预计收入和利润的增速还将持续趋缓并趋于平稳。

市场行情:阶段性特征明显

回看2019年前11个月沪深大盘及医药生物板块的走势,随着国内外环境、经济形势以及行业政策等变化,医药生物指数走势随着涨跌起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走势上与沪深300指数基本同步,但在某些阶段又强于或弱于沪深300指数(如图5所示)。

  

第一阶段  去年1月至4月是快速上涨阶段。2018年11月“4+7”带量采购新政公布并于当年12月初开标,第一批中标的25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达96%,行业始料不及,医药生物板块深幅度调整,并在年底年初完成双针探底。

此后,受科创板设立开板速度加快、估值与定价创新驱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带量采购预期好转等影响,医药生物板块随大盘走出快速上涨行情,由于2018年年底深幅调整,此轮反弹力度颇大。笔者留意到,沪深300指数在去年4月22日达到阶段性新高4126点,医药生物指数则在4月10日创出阶段性新高10370.8点。截至4月30日,沪深300指数收盘3913.2点,较去年底涨幅29.98%,医药生物指数收盘9564.7点,涨幅27.68%,医药生物板块走势稍弱。  

第二阶段  去年5月至8月,为顺势调整阶段。此阶段,中美贸易谈判出现反复,宏观经济形势承压较大,大盘及沪深300指数均“泰山压顶”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医药生物板块也随之顺势调整。由于叠加部分医药白马股半年报业绩不及预期等情况,此轮调整幅度接近20%。  

第三阶段  去年9月至今,为业绩驱动阶段。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医药生物板块三季报业绩明显回暖,政策背景相对宽松,机构投资者对医药生物板块热情复燃,尤其对优质医药生物类资产颇为青睐,一轮医药生物行情得以再次发动。11月29日,医药生物指数收盘9878.4点。从去年8月的低位至11月底,医药生物板块最高累计涨幅接近25%,较上年底涨幅31.54%。

板块业绩:持续分化

对前三季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见,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的业绩继续呈现分化趋势。

医药上市公司2019年三季报业绩汇总情况显示,剔除ST相关、因非经常损益变动较大、并购重组影响等公司后(共291家纳入统计范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85%、5.35%,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66%、5.28%,整体增长依然较为稳健。

细分子行业板块,分别受益于疫苗、“两票制”影响消除和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等因素,前三季度生物制品子行业增速最快,医药商业、医疗器械板块增长情况较好,三个子行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86%、19.12%和17.37%,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69%、6.63%和19.49%。中药板块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前三季度同比下滑了6.09%,其中第三季度下滑趋势加重,净利润同比减少17.82%。医药生物各板块出现分化格局,这种显著程度是不曾有过的。

从市值角度,也能明显看出各板块的分化趋势(如图6所示)。

截至2019年11月底,医药生物板块整体市值为3.92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21%。从细分板块占比来看,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化学原料药等板块的市值占比提升明显,分别同比提高了5.83、1.83和1.05个百分点;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剂等板块的市值占比不升反降,分别同比降低了4.74、1.68和1.30个百分点,分化趋势非常明显。

板块分化也体现在医药生物各板块的股价上。

尽管医药生物板块年内股价整体向上,但板块之间涨幅同样明显分化。涨幅最大的细分子行业是医疗服务,年内涨幅达到80.74%,以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为代表的民营医院类上市公司和以药明康德、泰格医药为代表的高科技CRO公司,强力助推医药服务板块腾飞。涨幅最低的细分子行业是中药,年内涨幅仅有4.07%,远低于沪深300涨幅。可见,消费和创新是今年乃至今后几年医药生物板块的两大主旋律。

小结<<<

“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的触角是最敏锐的。医药生物各细分板块的涨跌,不一定能充分说明资金和风口看好或者不看好哪些板块并加快吸筹或退出。在政策、资本等多层叠加与共同作用下,医药生物行业将迎来一次全新的洗礼。

QQ图片20200119141241.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