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大健康新经济转型2020加速

发布时间:2020-01-16 15:05:40作者:本报记者 张松 马飞 齐欣 李蕴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医改步步深入,带量采购、药品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一系列政策引领下,医药行业大步前行。创新转型期的2020年,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将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QQ图片20200116150526.jpg

张维:中国主导全球新药研发可期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医学和研发负责人

随着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石药高血压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等新药在美国相继获批上市,本土创新药“出海”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与此同时,在药审改革的助力下,全球新药在中国首发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市场,将研发资源向中国倾斜,并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步开展新药临床试验,勃林格殷格翰更是将中国纳入的范畴拓展至早期临床试验。

水到渠成

张维坦言,中国目前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GCP)的环境以及专家研发水平,和十年以前不可同日而语,研究者已经能够在全球新药临床研究的舞台上真正发挥领导性项目负责人(leading PI)的作用。此外,中国在2017年成为正式的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成员国,药物研发的外部环境显著改善,此时将中国全面纳入全球早期临床试验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张维表示,中国正极力鼓励医药创新,例如大幅度缩短药物临床试验申请(CTA)审批时限等,都将加速新药研发步伐,但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从更大的层面来看,中国在2016年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有与健康相关的政策都在围绕该文件往前推进,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当前中国革新的转变。在国内医药产业创新的大环境下,中国专家经过十年、二十年的临床研究积累与沉淀,已经达到可以领导全球早期创新药开发的层次。

看好中国

张维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药物研发市场与创新环境,频出的产业政策对创新药研发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从国家医保谈判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在尽最大努力来提高药品的可及性,这是药物研发人员都希望看到的局面。因为一个好的药物倘若无法被尽可能多的患者使用,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药物研发过程中可能会遭遇诸多波折,但要把握前进的方向与趋势,通过与政府机构、研究机构等多方沟通,共同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当前,跨国药企在华的市场地位可能更多来源于普药的支撑,未来研发管线的布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在中国市场能够做到多大。(本报记者 张松)


杨明江:迎接中医药产业窗口期

李时珍医药集团总裁

2020年,对于中医药产业来说,应该是很好的窗口期。

中西医“齐步走”

从政策基本面来看,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中药材质量提高和供应、发扬中医适宜技术在康养领域的独特优势、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政府管理体制的优化和完善、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该《意见》是一个行动策略的指导,针对中医药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更落地地讲明了振兴发展中医药从哪方面入手、具体要怎么做,提出了许多实打实的举措。如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等。中医药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不难判断,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

然而,从中医药产业的基本面讲,却又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严重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传承是为了保根,创新是为了提升,缺一不可。因此,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必须实现中西医“齐步走”,这是践行健康中国发展大战略的必由之路。

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产业界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如通过中医适宜技术赋能,消费者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满足身体康复、养生的需求时,可感受中医药的神奇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医药的“简、便、验、廉”的服务大有可为。

目前,在中医师缺乏的背景下,依托零售药店打造“店内微中医馆”模式成为业界的亮点。即在中医药文化的指导下,聚焦常见病、常用药,运用中医适宜技术,结合中医药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治疗方案就是很好的探索。2020年,李时珍医药集团将集中优势资源投入建设800家左右微中医馆,把微中医馆下沉到药店终端,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消费者,让更多人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好处,这也是中医药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集团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式”终端营销模式深受业界欢迎。可见,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基础。

更深层次来讲,中医药进军大健康领域有着独特优势,“治未病”正契合了大健康的理念。中医药形成的标准体系,是经过几千年实践总结出的医学科学规律。只要中医药越来越受欢迎,中医药产业振兴了,企业才能顺风起航、稳健发展。但时不我待,产业结构的重构必然带来行业洗牌,市场准入尤其是重点监控、辅助用药及集采政策合围后,零和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可能窗口期就在三至五年内,不入局就得出局。(本报记者 马飞)


焦宝元:布局院外市场 互联网流量机遇与挑战

广东康爱多数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随着国家医改逐步深入,医药分开、处方外流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院外市场。对于工业来说,院外市场迎来了巨大机会和市场潜力,但是要想获取发展红利,需要具备三方面要素:一是下沉基层市场、二是拥抱网上药店、三是更好地衔接互联网医疗。

拥抱互联网

诚然,开拓院外市场也面临诸多壁垒。如果企业单纯地将其当成一种渠道的转移,或将很难实现预期。面对处方外流机遇,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是否能够提升医学价值、是否能令医药产业链和大健康生态圈得以延伸。如果不能做到提高百姓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负担,不能助力服务能力的提升,处方外流则难以为继。

对此,工业企业首先应该建立品牌意识,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拥抱互联网。因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营销手段,实际上它是一种思维,也就是要有互通、互联、互助的认知,要有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才能实现品牌工业的传播以及营销活动的落地。

利用好互联网

当前网上药品销售市场增速非常快,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也为未来网上售药提供了一定的探索空间。互联网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效益的能力有目共睹。工业企业对于互联网药品的销售管理必须给予正视。品牌工业也一定要利用好互联网,围绕发挥其媒体属性、数据分析能力、推动健康管理可及的优势开展一系列工作。不过,品牌工业进行互联网药品营销也面临一定挑战。因为一张处方下,一个药品会涉及多家工业,所以需要工业、商业、互联网平台共同探讨,推动互联网营销活动。 

而对药店而言,也要转变原有对于高毛利的追求,加强医学支撑,提高专业服务能力,从药物为核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健康管理能力,普及百姓健康知识。总体来看,所有的行业变革都要以顾客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去考虑。

以康爱多为例,其坚持“合理用药”的企业理念,不进行过度营销、过度治疗,旨在帮助百姓节省医疗费用,降低医疗资源消耗。在坚持“合理用药”的同时,也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打造以诊断、保养、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服务闭环,提升家庭健康素养。(本报记者 齐欣)


付钢:搭建商业化“高速公路”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

如今在一致性评价全面推进、“4+7”带量采购铺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医药改革措施的影响下,中国医药行业增速虽然放缓,但仍在前行,并逐步往规范化发展。然而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还非常不成熟,无论是流通企业、工业企业还是零售药店,在成本效率和服务品质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展望新的一年,医药改革政策会持续影响行业增速。2020年医药工业领域仍将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我们关注并随之做出转型。

控费 跨国药企长期以来的“超国民待遇”,使得其原研药即使过了专利期,在中国依然可以保持高溢价,形成较长的成熟期。2020年“4+7”带量采购将全面进入深化期,无论是国内药企还是跨国药企,都能感受到政府推进医疗改革、推动药品降价的坚定决心。过专利期原研药将在零售市场寻求自身品牌价值的体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以价换量”,将产能集中在几个真正有质量成本竞争力的企业中。

创新 在注册制度改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加快新药纳入医保范围的交织下,无论对于跨国药企还是国内药企,鼓励创新对其来说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跨国药企创新药准入中国速度在加快,使得跨国药企正在经历一番剥离战略重心转移,即对成熟药资产剥离、研发创新转型。而国内企业,随着加快新药审评以及数据保护政策的落地,新的竞争格局将迫使国内药企下决心增加在药物创新研发上的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是在市场生存和发展的硬道理。

协同 随着“4+7”药品带量采购等政策的落地,药品原有格局与商业价值链的打破重塑,特别是一致性评价的执行,仿制药将更多地替代过专利期原研药,过专利期原研药将回归正常生命曲线,转战零售市场。

“一个产品养一个队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专业推广能力和运营效率要求提高,营销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医药营销将进入“资源协同”时代,管理资源、运营资源、渠道资源、营销资源、配送资源的集中度都将进一步提高,通过平台型企业搭建的“高速公路”来优化营销成本,提升营销效率。

探索 总的来说,医药商业公司在整个行业变迁过程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以百洋医药为例,公司将在2020年深度夯实全渠道管理能力、多品类协同能力、数字化营销能力,深入研究链接各方医疗机构、零售企业和工业企业,帮助全球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药产品从各个渠道快速进入应用场景。

预期未来通过专业医药商业化平台的实践,有望摸索出一条商业化的“高速公路”,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助力行业形成有创新活力、公正有序的医药生态环境。(本报记者 李蕴明)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