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调脂类产品仍有潜能可挖

发布时间:2020-01-10 17:11:28作者:陈白雪来源:医药经济报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本月正式施行


根据此前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2015年第168号),“自2016年5月1日起,不得生产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保健食品,此前已经生产的产品允许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彼时,受该条款内容影响最大的品类或许就是“减肥”功能了(现已调整为“有助于调节体脂”功能)。据庶正康讯统计,保健食品名称包含功能声称相关用语的批件共195个,占该功能批件总数的两成左右。实际上,上述规定也的确对相关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细分领域状态

总体格局变化不大 未来仍有潜力可挖


例如,从2016年5月起,碧生源不能生产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碧生源牌减肥茶”,直至2016年11月,方获得更名批准改为“碧生源牌常菁茶”。在产品更名期间,企业相关业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如图1所示)。

以上并非个例。根据米内网统计的中国城市零售药店保健产品销售趋势,调节体脂类产品的年度销售量从2016年开始出现颓势,下滑趋势至今延续(如图2所示)。

笔者留意到,本月开始正式施行的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21号)第38条规定,“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这项规定无疑也增加了拥有保健食品身分的产品的含金量。

具体到调节体脂类产品领域,近年来,虽然总体市场格局变化不大,不过,从长远来看,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科学健康减脂深入人心,未来该领域市场仍有潜力可挖。

现阶段,调节体脂类保健产品仍由碧生源、汤臣倍健等企业领衔。虽然2016年受到政策更新的影响,企业业绩有所滑坡,但市场领先品牌的形象未被撼动。相关数据显示,碧生源仍然是减脂类产品市场的“最大玩家”,市占率在2018年达到近六成。汤臣倍健的左旋肉碱茶多酚荷叶片,市占率在2018年达到近两成。而这两个单品,已经几乎占据了零售药店市场的近八成(如图3所示)。

 

冰火两重天

调脂市场萎缩,消费需求飞增


为适应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制度完善的节奏,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申请保健食品已经不是首选,尤其是减脂类产品。而作为减脂类保健食品的竞争对手,做好“体重管理”的理念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得益于百姓收入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地采纳国际主流推荐的运动方式,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本国肥胖人数有所上升,体重管理概念产品市场迅速放量。

来自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体重管理市场规模达166.6亿美元。近几年,全球体重管理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达5%左右,中国占据了巨大的体量。仅在2017年,国内体重管理产品市场规模为133.7亿元,同比增长16.6%,高于全球水平。与此同时,众多普通食品身份的产品进入了消费者视线。


代餐食品

“代餐”是当下时髦的概念,代餐减脂也成为一种新时尚,“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都是代餐被减肥者追捧的标签。分析发现,营养健康消费市场的用户正在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特别是在产品需求方面,年轻人更加注重美容养颜、体重管理等外表健康。代餐契合了这一趋势。

另一方面,由于明确的约束标准和管理完善尚在路上,这个市场的发展参差不齐,在营销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打擦边球或者夸大虚假宣传的情形。2019年8月,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起草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项目编号T/CNSS 002-2018)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是国内首个“控制体重用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其对代餐食品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含能量及营养素要求)、安全需求、标签及使用说明等方面提出规范和标准。相信未来代餐食品被纳入更细分的规范管理之后,行业将迎来更大的放量空间。


调脂减糖产品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对于主打“调脂减糖”、“膳食纤维”等卖点的新品需求火爆。不少跨界玩家也纷纷入局,可口可乐、雀巢、百事甚至星巴克,都推出了此类产品,争夺机会市场。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此前联合发布的《养生食品行业新品趋势白皮书》显示:以调脂减糖为卖点的“新养生”食品市场规模增长超过30倍。星巴克联合雀巢推出的“星享受”系列胶囊咖啡、超级零历时18个月研发的三日燃卡断糖代餐,是其中的代表新品之一。

此外,功能性成分中的高纤维饮食新品市场规模环比增长了74%,以某品牌水果坚果燕麦片为代表的新品受到都市青年女性的青睐。

 

结论与建议<<<


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 更加生活化的产品更容易无负担地被接受。庶正康讯创始人王大宏指出,营养保健食品行业走向成熟必经历三个阶段:从神秘化到生活化再到科学化。当前处于神秘化的尾声和生活化的开始阶段,消费者购买心智日趋成熟,优秀的企业在做正面的引导,更多的健康产品将走进大众日常生活。

具体到调脂类产品,目前市场还是五花八门,唯有真正懂得消费者的品牌,才能走得长远。企业应从服务端突围,比如在调脂成因的评估、营养干预、跟踪服务等方面建立服务平台,充分研究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

QQ图片20200110171146.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