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七雄争霸,谁将领跑?

发布时间:2019-12-04 23:47:34作者:吴涛来源:医药经济报

七雄争霸,谁将领跑?

从医疗领域人工智能(AI)的发展看国产人工耳蜗升级换代


人工智能之所以近年得到爆发,得益于三要素(算法、算力和大数据) 的快速发展。在算法方面,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与应用的核心算法。日渐成熟的大数据更是为算法、算力提供了庞大的数据量。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如图所示。

AI医疗应用主要方向

目前AI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分别是医学影像、辅助诊疗、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预测和医院管理。人工耳蜗是目前世界公认能使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觉的唯一有效方法及装置。人工耳蜗主要通过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刺激听神经来恢复听觉障碍患者的听觉功能。国产人工耳蜗或可利用和AI的结合,在这一领域形成超越。

市场呈现集中态势

全球现有4.66亿听力残疾,占世界人口6.1%;其中4.32亿成人(占93%),2.42亿男性,1.9亿女性,其中0.34亿未成年人(占7%),65岁以上人群中,三分之一有听力残疾;听力残疾人数逐年递增,预计2030 年上升到6.3亿,2050 年达到9亿。截至2018年底,全球人工耳蜗植入总数80多万例,每年7万例。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障碍的残疾人数达2780万,其中740万适合人工耳蜗移植,但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比例占比很低,中国目前只有8万多患者使用了人工耳蜗进行治疗。2018年植入患者1万例,其中90%为儿童患者。

目前人工耳蜗市场呈现集中态势,全球共七家。

国外四家: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于1981年成立于悉尼,1985年获批第一个人工耳蜗FDA注册证(成人),1990年获批第一个人工耳蜗FDA注册证(儿童)。目前是第7代产品,累计植入50万例,覆盖100个国家。奥地利MED-EL公司于1986年成立于Innsbruck。美国AB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9年被峰力Phonak助听器母公司瑞士Sonova集团4.89亿美元收购,覆盖50个国家。法国奥迪康于1977年成立,2013年4月2日被丹麦助听器公司奥迪康控股William Demant Group收购,目前未进入中国。

国内三家: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门致力于人工耳蜗等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产业化, 2011年获得国内第一个人工耳蜗注册证。力声特人工耳蜗采用MTone编码策略和L-CIS编码策略。MTone编码策略可以分辨汉语四声,是目前更适合汉语声调语言的编码,坚持独立自主研发,其二代产品2019年6月新拿到注册证,是目前唯一一款具有自主研发“中国芯”的人工耳蜗。杭州诺尔康成立于2006年,公司总部和生产基地位于杭州,研发中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沈阳弘鼎康作为中国出现的第三家人工耳蜗公司。

六大发展趋势

人工耳蜗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向:(1)双侧人工耳蜗植入;(2)全植入人工耳蜗;(3)语音处理器一体机,植入体更轻薄;(4)人工耳蜗加助听器的声电联合刺激;(5)新技术电极的应用,例如纳米修饰电极、石墨烯电极、载药电极(例如神经营养因子给药电极)等。(6)和人工智能AI的结合,也是目前国产人工耳蜗可以更快弯道超车的方向。人工耳蜗和AI结合可以有很多发展方向,比如目前主研方向是智能言语处理器和智能调机软件,和手机APP的结合,可以实现智能场景选择,也可以智能语言翻译等,植入这种人工耳蜗的患者可以不用翻译,直接用汉语接收他国语言;或许也可以通过手机APP直接实现文字解码传输,做到依靠手机摄影头合屏幕实现“所见即所听”。再进一步,或许可通过人工耳蜗内的芯片,双向信息输出和接受。还可以利用AI,根据大数据和医学影像,模拟出最佳手术路径,用手术机器人辅助人工耳蜗植入,完成精细手术步骤或者全程手术的操作。由于人工耳蜗是植入人体内的手术,也可以通过这个芯片对人体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测……

随着国产人工耳蜗在工艺水平临床疗效等方面和进口产品差距不断缩小,相信伴随着AI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假以时日,下一个领跑者就在几个国产厂家之间产生。


TIM图片20191204234752.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