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为社会办医提质赋能

发布时间:2019-11-14 15:38:13作者:徐毓才来源:医药经济报

为社会办医提质赋能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办医也从“重要补充”逐步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满足不同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为全社会提供更多医疗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随着人们对社会办医认识的转变,社会办医政策也越来越好,社会办医发展迅速,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诊疗服务量也快速增长。

但不可否认的是民营医院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诚信、质量备受质疑,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比较普遍,很多负面消息总是十分惊人。因此,“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就成为社会办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课题。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罕见联合发文,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要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并明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

10月9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印发,一方面表明在加大政府支持社会办医力度的同时,更加强调加强监督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另一方面表明在当下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大幅度增加之后,提升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基于此,《通知》紧紧围绕这一目的,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一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依法执业;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三是严格规范诊疗行为,加强药事管理,杜绝过度诊疗;四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并按照要求向卫生健康部门和质控中心报送有关数据信息;五是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保障医疗安全;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和医院文化建设,为医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直击当下社会办医的痛点。

执业规范性待提高

社会办医存在的不规范执业行为包括:不按照核准的执业登记范围执业、诊疗服务项目不规范、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技术准入不规范、未能严格按照临床医疗技术管理办法进行审核评价、医务人员流动性高等,且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医师证》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通知》提出要加强依法执业:要求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核准登记或备案的执业地址和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使用规范的诊疗服务项目名称。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配备相关岗位人员,所有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能力,并依法取得相关执业资格,按规定及时办理注册、执业变更、多点执业等手续。通过定期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切实落实依法执业主体责任。不得出租承包科室、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中医诊所备案证》,不得出租出借医师执业证书,不得开展禁止类医疗技术,不得超出技术能力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

加强医院规范管理

社会办医疗机构聘请的医院管理者大多有过公立医院管理的经历,有一定的医院管理经验,但这些管理者既往的经验往往不足以应对新时代、新环境下的新要求,存在吃老本凭经验问题,因此,导致在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中也存在很多跟不上时代需要的情况。

《通知》要求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指出“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本机构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内容的日常管理,包括并不限于医疗技术管理、手术分级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伦理审查、病案管理、院务公开、投诉接待等工作。要加强全员培训和教育工作,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定期考核,确保医院安全、平稳运行”。

人才问题待解

制约社会办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人的问题。在社会办医疗机构,主要靠“一老一少”,老的就是已经从公立医疗机构退休的人员,少的就是有学医经历但尚未找到固定单位的人,这两类人群共同的特点是医疗服务行为不很规范,这是社会办医的先天性缺陷。

对此,《通知》专门提出规范诊疗行为。特别指出,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疾病诊疗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掌握各类检查、治疗的适应证,按照“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要求切实规范诊疗行为,坚决杜绝过度诊疗。加强药事管理,以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为重点,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临床用药行为。认真开展处方点评,对医务人员不合理用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着力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社会办医管理不规范,主要还是医疗质量管理不规范,给患者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正是基于此,为了规避医疗风险,民营医院常接收轻症患者,即使收住院,也是以疗养为主,所以很多民营医院涉嫌挂床骗保,这一方面反映了民营医院生存的困境,一方面暴露了民营医院的无奈。

针对于此,《通知》提出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要求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设置必要的职能部门,配备充足的专(兼)职人员,建立起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和信息化手段开展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要按照要求认真向卫生健康部门和质控中心报送有关数据信息。

加强医疗风险管理

社会办医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医疗风险管理方面更是存在空白。

因此,《通知》对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也做了安排。要求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要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建立健全覆盖医疗全过程和全流程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和高危因素的管理及监测工作,突出医院感染、围产期、围术期、有创操作、危急值、实验室安全风险、消毒供应等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向相关部门报告有关信息。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通知》还提出要加强人才队伍和医院文化建设。要求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员工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和进修的权益,支持鼓励员工参加职称评审和专家组织,逐渐形成结构合理、稳定的人才梯队。同时,按照“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建设和培育医院文化,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诚信服务,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医院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通知》对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提出从提升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着手,抓住了核心与根本,但《通知》在“提升”这两个字上做的还不够。《通知》指出的六大痛点以及其中的具体内容,要得到真正的解决,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政策再松绑,特别是放开各种政策对“人”的管制,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给医师自由执业创造更加可行的政策、制度环境,给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同样的土地、税收、投资、医保等政策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用同样一把尺子来量,也就是落实“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质控中心要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否则,民营医院想获得良好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