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3 15:32:39作者:罗冉来源:医药经济报
拓展创新视野
全国肿瘤专家在济南共话肿瘤前沿技术
“精诚之道,溯源致远”第三届齐鲁肿瘤论坛在泉城济南召开
11月9日,由山东省抗癌协会主办的“精诚之道、溯源致远”第三届齐鲁肿瘤论坛在泉城济南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美国纽约医学院院士、瑞典卡罗林斯卡皇家医学院终身教授曹义海,以及哈尔滨血液研究所马军所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三元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永忠教授等专家就肿瘤领域前沿研究发表学术报告。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等企业代表出席大会。
大会主席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与山东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许培文共同担任。近80位国内重点医院的院长,1000余位肿瘤治疗领域的药学专家、肺癌专家、消化肿瘤专家、妇科肿瘤专家等齐聚一堂,思想激荡,凝聚共识。
不忘初心 以己及人
济南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莅临大会并致辞。此次会议的举办地——济南市,与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来自济南;现代,按地理位置划分,医学院素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之称,其中,“齐鲁”就是位于济南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孙述涛在致辞中表达了济南市市政府对此次论坛召开的美好祝愿和支持医学发展、创新药研发的决心:“济南市将尽全力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大家心无旁骛地进行医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一起为建设‘健康中国’而努力。”
在致辞时,于金明院士认为齐鲁肿瘤论坛的主题具有深刻意义。“肿瘤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最新统计,我们每年有393万人患癌症,234万人死于癌症;在死亡的3个人中有1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在死亡的4个人中有1个人死于肿瘤,肿瘤已经是危害百姓健康的疾病。”他说,“今天的大会专家院士云集,是一场丰盛的学术饕餮盛宴。”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优质服务可及、可负担,事关百姓健康福祉,事关医疗卫生事业行稳致远。”在开幕致辞中,齐鲁制药集团李燕总裁讲述了齐鲁制药集团始终紧跟国家号召、回应人民关切的初心。她介绍,齐鲁制药肿瘤论坛已经走过第三个年头,今年的主旨演讲与学术研讨更加聚焦肿瘤靶向生物技术药物治疗领域。
在学术交流环节,陈孝平院士、胡三元教授、吴永忠教授分别主持学术最前沿、临床新选择两个学术单元,众多大咖观点纷呈。
创新视野 全球布局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齐鲁制药一直深谙其道。第二轮带量采购5个品种中标、成为最大赢家的齐鲁制药,在创新药研发领域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邱夏杨在“齐鲁制药集团研发布局及研发策略”环节中介绍了齐鲁制药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投入。齐鲁制药虽然以仿制药起家,但最近这几年在创新药研发上的投入比例非常高。据悉,2015年以来,齐鲁制药将每一年销售收入的6%至10%投入研发,研发投入占比由2015年的6.41%逐年上涨,在2019年达到11.4%,并将于2020年达到12%,稳步推动研发战略由“仿创结合”向“以创为主”过渡。
“齐鲁制药在投资量和力度上表现出的决心在中国创新是第一级的。从布局上来说,我们也是以全球为目标的。”据邱夏杨介绍,2015年以来,齐鲁制药相继在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以及中国上海建立了4家创新中心,形成了以济南总部药物研究院为研发主体,上游与齐鲁制药美国公司、国内外创新研究公司相衔接,下游与各子公司研发部相衔接,涵盖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早期发现、开发、产业化的完整创新研发体系。
目前,齐鲁制药已相继有12个新药获批上市,在研新药项目200余个,其中50余个为创新药项目。未来数年内,在世界前沿创新药物研究领域,齐鲁制药集团将有多个药物进入Ⅱ~Ⅲ期临床阶段,尤其是数个重磅炸弹级生物医药项目有望上市,在巨头林立的世界医药产业领域赢得一席之地,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李燕总裁也在多个公开场合说过:“中国人的‘药瓶子’要攥在自己手里面,齐鲁制药要做‘全球新’、‘全球好’的创新药物,要成为世界级的制药企业。”
学术探讨 精彩纷呈
专家热议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开幕式上,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的李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蔡旭伟教授和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夏敏教授介绍了贝伐珠单抗在肠癌、肺癌、妇科恶性肿瘤等领域的临床研究应用与进展。此外,大会的分论坛包括安可达医院准入专家研讨会、消化分会场、全国肺癌MDT巡讲、妇科肿瘤分会场等,从不同癌肿探讨了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价值。
贝伐珠单抗系列专题讲座伊始,李健教授从不同药物联合、不同肠癌类型、不同治疗目标和不同治疗方法4个阶段介绍了贝伐珠单抗在肠癌临床应用的进展。他提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不同人群治疗中均可获益,在晚期肠癌治疗的不同阶段均可发挥作用;免疫治疗目前比较受关注,贝伐珠单抗在肠癌免疫治疗中的价值正在探索。此外,贝伐珠单抗目前缺乏明确的疗效预测因子,这或许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贝伐珠单抗的抗血管生成机制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也掀开了新的篇章。据悉,我国妇科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而贝伐珠单抗在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缓解率等方面治疗妇科肿瘤的循证依据充分。妇科恶性肿瘤专家夏敏在报告中说道:“贝伐珠单抗精准靶向于VEGF,抑制血管生成,能够持续控制肿瘤,为妇科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应用报告环节,蔡旭伟教授介绍了全球首个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NSCLC的Ⅲ期临床研究——E4599研究,在此项研究中,总体人群OS首次延长超过1年,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在针对中国人群一线疗效验证的BEYOND研究中,研究人员亦证实贝伐珠单抗+化疗相比单纯化疗显著延长晚期一线NSCLC患者的PFS及OS。蔡旭伟教授认为,“不管是化疗还是靶向治疗,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药物都能使患者受益。”研究还发现,在肿瘤受到有效抑制后,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时间越久,OS获益越显著。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生物药昂贵,生物类似药替代生物药成全球趋势,可进一步减轻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生物类似药的研发路径着重于药品的质量、纯度、药代动力学与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上与参照药的比对试验,是经过严格的评估体系来验证与参照药高度相似的生物药,研发难度不亚于原研药。
据悉,贝伐珠单抗在中国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在2018年用药患者突破了16.53万人次。为减轻国家和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药物可及性,齐鲁制药历时9年研发出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目前,齐鲁制药的贝伐珠单抗与原研药在百余项药学研究、体外非临床研究,以及临床药理研究等均显示高度一致。“安可达经过多年研发实践和上市研究,我相信其上市后会给中国患者带来更多获益。”蔡旭伟教授在报告中说道。
医院药学向个体化精准用药升级
第三届齐鲁肿瘤论坛还举办了药学科技创新会,该会也是2019药学科技创新及服务转型系列培训班第六期。中国药学会王献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吕迁洲、湖北省肿瘤医院戴助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以及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吴刚等企业代表参会。
会议致辞中,中国药学会王献仁肯定了药师的价值。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死亡率。在美国,药师获得公众的一致青睐,被称为第二大最值得信任的人群、最值得信赖的药学信息来源。
不同于临床科室以疾病为主线,医院药学的组成相对复杂,包括药品保障、药事管理、药物治疗管理、药学研究等内容。也就是说,药师承担着药品调剂、静脉药物配置、药师咨询、患者用药教育,TDM、药物基因组学检测解读等职能。遗憾的是,我国的药学教育缺乏药物治疗学等临床相关知识的学习,部分医院的药师“懂药”但不会“用药”,主要是因为缺乏临床用药方面的知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洁建议,药师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需要,掌握与医生、患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和进行沟通的技巧,而且具有扎实的临床知识和药学知识。
与会专家还谈到,医院药学也需要创新发展,由“被动保障供应型”向“主动技术服务管理型”转变,由“药品管理为主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进一步丰富药学服务的内涵。
目前,药学专家、医学专家与制药企业联手开发药物的案例并不鲜见。在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陈瑞杰说,生物药能更有效地治疗癌症、炎症疾病和糖尿病等严重的慢性疾病,但价格高昂限制了患者的使用。于是,多领域跨界合作开发生物类似药(也被称为生物仿制药),也就是与已批准的参比制剂高度相似的、没有临床意义上差异的生物制品。
齐鲁制药开发安可达的历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吴刚表示,集团以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为基本导向,密切跟踪国内外药物研发进展,根据临床需求、结合药学专家的建议,开发能给患者带来更多临床益处的新剂型药物,全面提升药品质量,为实现国产仿制药对原研药的临床替代而努力。
突破超越 创领未来
此外,论坛还针对公立医院改革、互联网医院发展、医院集团化管理与发展战略等话题展开了探讨,与会专家与参会代表们各抒己见,结合自身工作与运营经历提出真知灼见。
“作为民营医院、肿瘤医院的院长,我们建院以来遇到一些包括人才梯队建设的问题。今天的大会给了我许多启发,解答了我的困惑。在这里我感谢齐鲁制药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可以说,不管是在用药方面还是医院运营方面,今天的论坛都让我受益匪浅。”一位参会代表谈道。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由于传统的医院药学具有局限性,以开放、创新、发展的态度驱动药学服务升级是必然,锚定个体化精准用药,搭建药学、临床、科研合作平台成方向。而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精诚之道,溯源致远”。正如许培文教授所言,在对抗病魔的道路上,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国家、科研、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像齐鲁制药这样的民族制药企业,今天这次学术盛会,就是整合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各界奋斗者,共同提升战斗力的盛会。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