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5 16:59:20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敏锐资本嗅向药研更前端
[主持人]
深圳市塔吉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义汉
[嘉 宾]
秦东辉 辉诺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英 博 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郭宇杰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
近年来,在国内医药投融资表现中,最吸金的领域非创新药莫属。有统计数据显示,其案例数占去年全年总数的17%,披露融资规模占33.4%。市场估值亦持续攀升,A股、科创板的创新药企去年市盈率较2017年上涨16.25%。
另一方面,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和新药申报的平均成功率有下降趋势,如何探寻新靶点?基础研究的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上周揭晓的2019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研究“氧感知通路”的三位基础研究科学家。不难想象,未来资本的嗅觉会更靠前,最近业内展开的一场线下讨论,或能给行业带来一些启发。
资本向前迎挑战
主持人:随着海归创业团队的热络,资本越来越看好。对比国内外的创业环境,资本视野向前靠主要存在哪些挑战?
英博:从技术层面讲,大多数海归团队都掌握一定技术,回国创业,并开始找投资人。在美国,对早期项目资本进入较多,市场机制比较成熟,中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大基金开始关注早期项目。创新药物作为新兴产业,国内基层人才培养较为缺乏,但这也是很多海归回来可以做贡献的地方。中国大环境越来越优化,现在缺的只是时间,国内市场会逐渐成熟。
主持人:您提到人才缺乏的瓶颈,能否更具体谈谈?
英博:做药和发展经济一样,没有国界之分。制药行业要找到高尖端人才确实有难度,但关键还是要看创业者的技术优势、财力及人格魅力,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放开眼界,并不一定是海归创业者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员就可以了,它可以是全球化的。苏州园区里很多团队里还有外籍专家加入,并愿意到中国创业。
主持人:投资新药是高风险的,如何把控风险做出正确判断决策?
郭宇杰:这有点类似魔术师告诉别人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怎么去判断?怎么做投资决策?首先,任何机构一定会说他们不会投技术,这个回答非常标准,很多机构不投技术,投的是技术背后的产品,它所解决的是市场上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且能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是做任何决策的关键。
中国的医疗市场实际上给到早期投资人上百倍回报的案例还比较少,对正常机构来说,他会怎么做?肯定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赛道上能获得百倍回报的标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是创新型技术,它能解决很大的市场需求,有非常大的回报空间。
技术要有优势壁垒
主持人:各位在与投资人接触的过程中,感觉他们最看中企业哪些方面?
秦东辉:很多创业者在找投资人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作为创业者,有几家公司在做原始创新?可以说不多,尤其是抗生素领域,临床上不是不需要,也不是没有好产品,但在国际上的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面对投资者,需要向他们解释清楚产品创新在哪、市场怎么样,这样的产品在中国只有“人无我有”,才会有可观的投资回报。
主持人:一些在海外还没上市的产品,机构会投吗?
郭宇杰:如果回到2016年,大多数机构都不会投。整个基金从业人员的构成和其对这个行业的认知程度有一个过程,包括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经验,其实都不足以让大多数的机构做出投资决策。但进入2018年、2019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有全球性的创新项目中看到了越来越多资本的身影。
主持人:新药技术开发,目前共性的困难在哪?解决方案是什么?
英博:其实找对人就没什么困难,关键在技术。如核酸药物研发,有技术壁垒,每个药其实都一样,技术壁垒是别人进入这个市场的门槛。如果作为一个较新的技术,我们的态度要放端正,期间可能会有挫折或意想不到的结果,本着做科研的态度做新药,企业要以做产品为目的,而不是以纯做科研为目的。如做核酸药物研发变得流行起来,从长期来说,核酸药物研发有一定技术优势。
郭宇杰:我们对上述类型药物也密切关注,不是投不投的问题,不清楚靶标的药物,我们投不投,也需要一个过程。过去很多机构都看得云里雾里,可能1%能看懂就不错了。在中国的很多医药基金中,提高专业能力至关重要。
打破估值局限
主持人:投资创新药,机构和企业在股权方面有何策略?
郭宇杰:这是一个行业“终极问题”,大家都在思考。其实投资就是构建一个定价体系,赚取超额回报,当然,这个定价体系每家可能都不一样,机构希望低买高卖,个人觉得这是投资艺术所在。
英博:我去年8月份开始融资,10月份就结束了。我们的投资决定基本上是12小时内做出,早晨做PPT,几个人坐在一块儿,当晚可能就做出了决定。在我看来,美国很少有CEO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很多时候,CEO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很多投资者可能就是认准了赛道和方向,但对企业来说,证明自己和公司的价值才是价值核心。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