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成药企业上市IPO五类风险

发布时间:2019-11-05 13:45:22作者:邓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药品监督管理的不断规范,中成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接受,我国中成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中成药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告》相关数据显示,中成药工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3522亿元增至2016年的78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5%,高于整个医药工业,且毛利率均高于医药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纵观中成药产业的市场运行情况,其供需稳中有增,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目前,我国有58家中成药公司上市。但医药企业上市困难重重,2014年10家企业IPO被否,其中两家是医药生物企业:北京泰德制药和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占所有被否企业的20%;2015年15家企业IPO被否,其中两家是医药生物企业:广州复大医院和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占所有被否企业的13.33%;2016年18家企业IPO被否,其中两家是医药生物企业:吉林西点药业和广州丸美生物,占所有被否企业的11.11%。截至2017年5月31日,共否决了27家IPO企业,其中医药医疗类企业为6家,分别为圣华曦药业、长春普华制药、南京圣和药业、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诺特健康科技和港通医疗,占所有被否企业的21.43%;截止2017年,医药新上市39家、12家被否、14家终止。到2018年,IPO上会获得通过企业112家,上会未获通过企业57家,未过会率达到33.72%。在未过会的这57家企业中,来自医药行业的有7家,占比为12.28%。

随着2017年以来暴涨的被否率,医药企业上市IPO风险加大。笔者梳理了中成药企业上市IPO的风险,以期对中成药企业成功上市提供帮助。

经营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中草药多为自然环境生长,采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产地分布的地域性特征明显,某种药材某一时期可能因为某地的自然灾害造成周期性减产而导致其供应紧张。若发生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可能会导致原材料短缺引起价格上涨,另外也存在市场炒作、气候条件、种植面积等原因,从而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

中成药的价格有政府定价和企业自主定价两种定价方式。近年来,为治理药价虚高、降低群众医疗成本,政府加强了对药价的管理工作,2006年以来国家多次调低相关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往往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对零售商议价能力较强,在报告期并未相应调低降价产品出厂价格。另外,药品被列入医保目录,由国家发改委与当地物价部门确定最高市场零售价,随着药品价格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其他政策、法规的调整或出台,产品的价格可能会减低,未来企业存在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3.主要客户集中、变动的风险

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开发一批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并与它们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若上述重要客户因经营状况、采购策略、监管政策、行业格局等发生变化或因公司原因而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将可能对公司收入和营业利润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客户,这些新产品和新客户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的产品和客户结构更加多元化,增强了公司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然而,由于和这些新客户合作时间短,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未来若发生变动,或使中药饮片销售额持续下降,将会对公司收入和营业利润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4.供应商风险

供应商风险包括供应商稳定性风险和供应商集中的风险。公司供应商包括个人供应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供应商,其中个人供应商、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占采购的主要部分。企业与这些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材料的供应稳定和优良品质。公司通过向个人供应商和合作社采购,既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也易于品质控制和责任追溯。然而,个人供应商、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经营管理相对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弱,且中药材种植本身波动较大,若未来这些与公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发生变故,将使公司面临中药材货源不稳定的风险。而供应商集中的风险是指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大多数与公司合作时间较长,已建立起良好的互信互利关系,且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一般为货源充足、流通量较大的药材,受个别供应商制约的可能性较小。尽管如此,若因各种原因这些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且公司不能及时从其他渠道采购,将使公司面临较大的采购风险。

财务风险

1.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企业股票发行完成后,净资产往往大幅增加,但是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的周期,项目的收益也往往需要在完工后逐步体现。发行当年的净利润增长速度将低于净资产的增幅,短期内存在净资产增长过快而导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较大幅度下降的风险。

2.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企业按照行业内通行规则在销售业务中会向客户提供一定时间的信用周期。报告期内,收入规模不断增长,某些业务因处于市场开发初期,适当给予客户较长的回款周期,加上某些中药饮片业务存在一定季节性,年末销售较多,这些因素导致每年年末应收账款金额较大。某些企业的客户又多为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制药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其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稳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通常情况下能够按期回款。

因此,随着企业将来业务进一步扩大,如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回收或无法回收而发生坏账的情况,将会降低公司资金周转速度和运营效率,给公司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并对公司收入和营业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3.预付款项金额较大的风险

中成药企业为了保证原材料供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存在向部分供应商预付货款的行为。公司对预付款项执行严格的控制措施,包括严格筛选供应商、事前签订合同、控制预付款金额、按照合同进度分批预付,根据中药材市场行情与采购情况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调节预付事项等。公司选择以预付形式进行采购的供应商一般合作时间较长、合作关系良好且供货量较大。尽管如此,如果收取预付款的供应商因任何原因不能及时提供相应货物,将会对公司预付款项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公司将面临重大损失的风险。

4.汇率变化的风险

在报告期内,如某些企业产品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较高,出口收入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企业在面向境外代理商销售产品签署销售合同时,分别以美元、港币计价并结算,在人民币对美元连续升值的大背景下,汇率的变化对公司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存在汇率变化的风险。

管理风险

1.大股东控制风险

某些企业发行前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发行人比例很高的股权,发行完成后仍居控股地位。虽然发行人已建立了三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制度、关联交易内部控制规范等一系列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制度,但控股股东若利用其控股地位,通过行使发表权对公司经营决策、利润分配、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进行干预,将可能损害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

2.依赖核心技术人员的风险

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各剂型中成药生产加工艺及其专有技术,核心技术不具有专利权,技术人员为公司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人员及生产系统的核心技术人员,随着行业内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若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核心技术失密,将给公司生产经营和新产品研发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公司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了《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明确约定了核心技术人员在保密、竞业禁止方面的义务,以尽可能的减轻相关风险的影响。

3.产能扩大可能引起产品销售不足的风险

产能扩大,企业必须加大营销力度和市场开拓力度,以适应扩大了的产能。若公司市场开拓不足,则存在产能无法充分利用、产品销售不足的风险。

4.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

企业在募集资金项目完工后,固定资产往往增加幅度较大,每年将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如果募集资金项目未能达到预计的收入水平,因计提折旧因素,会对利润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预计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生产的产品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募集资金产生效益需要一段时间,且如果募投项目未能产生预期收益,则本次发行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等利润指标可能存在下降风险。

行业风险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风险

2010年修订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新版药品GMP)自201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药品GMP重点加强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引进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风险管理等措施;大幅提高了对企业质量管理软件方面的要求,强化了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全面强化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职责;细化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文件管理规定;提高了无菌制剂生产标准等。

《2016年药品GMP跟踪检查任务公告》则对217家企业GMP跟踪检查。企业若因为自身及新建项目不能顺利通过新版药品GMP认证,有可能引起业务暂时受限、更新改造投入加大、募投项目不能按期投产等情况。另外,若公司在采购、入库、生产、出库等业务环节控制不严,或在现有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检测技术、人员及设备等)下仍有不合格产品进入流通,将可能影响公司声誉,进而对公司收入和营业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2.医药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医药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和管理的行业之一,国家对医药行业产业政策的变化将对医药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从整体上来看,近年出台的产业政策是支持医药行业发展的,尤其是长期重点鼓励发展中医药产业,如从2009年开始,我国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亦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这些医药行业政策法规的逐步实施,将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对医药行业的生产经营产生直接的影响,医药行业存在受到医药产业政策变化影响的风险。

3.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十一五”期间,中药行业年均增长达20%以上,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医药行业是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投资回报率远远超过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吸引了各类资金投资于医药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崇尚天然绿色药物理念的兴起,中药等传统药物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各类资金均对中药产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通过各种途径介入中药产业,某些大型西药企业也欲投资中药产业。我国加入WTO以来,药品进口关税明显降低,带来了更多的国外药品参与中国市场的竞争,这将会对中成药生产企业造成一定影响。随着中药行业内新进入投资者的增多,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可能下降,对中成药企业未来的经营将带来一定风险。

政策风险

1.环保风险

中成药制造行业被国家环保部门划定为重污染行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粉尘、废渣等污染性排放物和噪声,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本着生产与环境和谐共发展的原则,按照国家环保标准和要求,势必要对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增加环保处理设备,使“三废”排放达标,企业将会投入一定量的资金。2014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即“史上最严”环保法颁布,原料药企业压力空前,随着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未来环保标准可能提高,中成药企业对环保投入将会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中成药企业“三废”污染物的排放量将会加大,从而增加环保支出,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2.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税收优惠有出口退税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某些公司中药饮片的出口业务享受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若未来出口退税税率下调甚至取消,将会对公司的营业利润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另外,某些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优惠政策到期后,公司不能持续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或国家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收优惠的幅度,公司所得税费用将增加,税后净利润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结语<<<

中成药企业在上市期间不仅需要防范以上风险,也要时刻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减少盲目扩张,提升行业获利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才是企业应该走的长久之路。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