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跨国巨头并购演绎变局(中)

发布时间:2019-10-14 15:37:43作者:胡明东来源:医药经济报

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的并购往往涉及更大规模的资金,而且市场的竞争格局往往会随着某一次大型并购案发生根本性改变,小规模的企业并购则完全成为制药巨头们日常运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助力创新升级


大型制药企业需要通过并购来吸收外部的创新性产品和技术,这一点在医药行业内早已司空见惯,并且将来仍是企业并购的主要原因。

如今,新药研发的难度不断加大,创新药物必须显示出它对于已有疗法更具临床优势才有机会获批上市。如果考虑到研发失败的因素,平均1个创新药物的研发成本已经上升到了不可思议的26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即便技术领先,小规模的创新药企业几乎不可能有效地对一个创新药项目进行从头到尾的投资,或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寻求外部的合作或投资机会。此时此刻,来自大型制药企业的融资或直接选择被并购就成为了十分顺理成章的选项。

站在大型制药企业的角度,通过并购在当前生物医药市场中取得更稳固的一席之地,变得更加迫切。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作用机制靶点的出现,大型制药企业不得不更早地进行研发产品线的布局调整与优化。如果某一小型创新药企出现研发暂时受挫而引起估值下跌,往往就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被收购猎物。从2018年到2019年,无论是新基收购Juno还是之后新基再被BMS并购,均折射了这样的行业逻辑。


促进规模集约效应


很多时候,企业之间的并购能促进内部的协同效应出现,从而实现企业成本的下降。这样的协同效应和成本降低行为对于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或者相对利润更加微薄的医药产业细分领域显得更为重要。

如今,全球主要国家的医疗改革和医疗费用控制都加大了仿制药对过期专利原研药的替代,也加强了仿制药市场的竞争,扩大产品线和规模是仿制药企的重要生存之道。

2015年,全球仿制药行业出现了一个并购高潮,这一年中,先后发生了梯瓦400亿美元收购艾尔健仿制药业务、辉瑞160亿美元收购Hospira以及ENDO80亿美元收购PAR药厂的三起大型并购行为。然而,梯瓦对艾尔健仿制药业务的并购在后来被证明并不成功,特别是全球仿制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价格下降,以及并购之时的过高估值,使得梯瓦并未实现并购目标反而债务缠身,这对于药企仅以规模和成本为目的实施的并购无疑新增了一个警示。

除了仿制药领域,消费健康品/OTC业务同样进入到了一轮新的并购高潮。健康消费品以及非处方药相比较于处方药似乎显得盈利能力更低,不过,一旦企业建立了有效的经营模式和品牌形象,消费健康品/OTC业务的营销会变得更像一种目录式销售工作而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张性。

另一方面,一些大型制药企业为了更有效地专注于创新处方药产品,也乐于将消费健康品/OTC业务出售。

(未完待续)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