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研发步入“细分赛道为王”时代

发布时间:2019-10-14 14:58:49作者:本报记者 宋一宁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曾点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成熟的三个标杆:“当中国仿制药水平和国外的原研药可以达到一致的时候,当中国的原创新药在疗效、安全性方面得到全球临床数据支持的时候,当生物类似药无论规模还是疗效都达到国际标准,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一定会让中国医药产业进入腾飞阶段。”

而在举国上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我国创新药研发正在从改革中点亮机遇,在变革中谱写生机,逐渐步上飞速发展的康庄大道。樊代明指出,在全面推行一致性评价的现在,可能会有2000多家制药企业被淘汰,但是,中国制药企业致力于做大、整合、做强的时代才刚刚到来。


政策导向推动医药创新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先平认为,以往中国创新药缺乏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一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缺乏,二是医药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而2015年以来,对创新者来说,进入了“不可辜负的好时代”。

他举例称,中国进行了多项药政及其他改革,包括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医院、医保、社保联动的改革,风投企业对研发企业的支持,关税、增值税等税收改革等,他认为,无论是核心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还是规模创新,中国医药产业都与20年前大不相同。未来,进口替代或者是First-in-class新药和治疗手段的应用,将是中国医药企业的最大机遇。

如今,“4+7”带量采购正在迅速推向全国,扩面、降价的消息目不暇接。对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评论道,各省政策相继落地,说明“4+7”带量采购在试点地区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全国范围内的带量采购已经牵动着医疗、医药、医保的各个环节,正在成为带动整个‘三医’体系深入改革的有力引擎,必将对中国的医药产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元禾原点合伙人赵群认为,“4+7”带量采购重新定义了药品创新:“如今,产品迭代和更新的需求将加快,这意味着创新将成为市场上的硬需求。”在他看来,将来技术壁垒和时间壁垒将成为保证市场价值的关键因素。“在很多疾病领域中标的企业的市场量很有可能超过50%,甚至有可能出现有量无利的情况。要将流量变现就一定要搭载上创新产品——企业要做好研发、生产、销售的协同,保持在赛道上的优势,不可能只卖一个或少数传统品种。”


“小领域”也有大机遇


在中国,无论多么罕见的疾病,无论多低的发生率,乘以十四亿人口,都会是任何人都无法忽略的大问题。北京文丰天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庚辉对此感慨颇深:“我们的银屑病一类新药推入市场后,市场的反应让我们喜出望外,很多患者咨询购药渠道,经常打爆公司的热线,所以目前我们在加强销售团队的建设。”

不同于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大众性”慢性疾病,动辄有10%以上的发病率,牵动上亿患者,银屑病、湿疹等皮肤病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属于不常见且不起眼的“小病”,但是实际上,按照东亚人的统计数据,中国可能有1400万的银屑病患者——这个人口规模足以超过世界60%国家的总人口数,足可见在中国“细分市场”亦蕴含着巨大能量。

陈庚辉直言,公司在推出first-in-class新药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体现了资本对细分领域市场潜力的认可,也侧面反映出国内真正的创新药还不是很多。“但好在创新药政策方面会获得国家全力支持,药监局对我们新药的审评审批还是很快的。”陈庚辉感慨道。

复宏汉霖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也对国家给本土创新药的审评审批政策表现出极大信心:“我们在拿到国家批件的同时,3个适应症都已经进入国家医保,可以说获得了政策方面足够支持,这一点令我们非常振奋。”


“走出去”时机已成熟


据了解,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也正在成为第二大资本市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蒋华良总结现状指出,现在美欧日是创新药第一梯队,中国是第二梯队的前列,而到2035年,我们要进入第一梯队。在倚锋资本董事长朱晋桥看来,生物医药产业正在重现7、8年前互联网的风口期,任何有潜力的项目都有机会获得多方面支持,是不可错过的“红利时代”。

而缔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谭凌实认为,做新药一定要“走得出去”,因为新药开发在临床阶段不应该是一个国家的事,全球开发才高效。“新药研发近几年在中国迅猛发展,同时也感受到一些瓶颈,最明显的就在临床开发环节,目前我们能力不足、规模不够、效率不高。将来要将这方面的潜能释放出来,推动新药的发展,对全球的新药研发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他还指出,除了创新,合作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新药研发需要很多学科不同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国医药创新历史不长,积累不够,要一家药企具备所有能力且样样都好,短期内不太现实。最好的做法是找人帮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拥有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合作一定会比单打独斗高效得多。”

但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田源提醒,在国内一些生物创新企业快速上市后,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百济”“信达”,业内需要提防其中还存在泡沫:“对于细分市场的病种,要警惕陷入‘天价药’的怪圈中——药品一降价就亏损,一降低成本就质量崩盘,这是因为有些药品虽然在科学上有价值,但是在商业上缺乏价值。”在他看来,国内在大病种方面缺乏first-in-class的现状并未改变,这也将是未来医药创新团队的共同目标。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