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站在生物制药创投分赛道 梦想可以更高远

发布时间:2019-10-12 17:21:45作者:宋一宁 刘卉来源:医药经济报

国内生物医药“大时代”即将到来。对于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来说,上市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借助资本市场来实现更大的价值,让优秀的企业在生物科技领域做更多的事。

QQ图片20191012171731.jpg

李宁:本土创新药“出海”之路已畅通

君实生物首席执行官

中国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巨大。无论多么罕见的疾病,无论多低的发生率,乘以14亿人口,都会是任何人无法忽略的大问题。有的抗肿瘤药物适应证范围听起来小,但临床需求实际上并不小,所以国产PD-1药物的放量从一定程度上看是“水到渠成”。本土创新药能做到质量过硬、有效性高、安全性好、数据足够漂亮,就不会畏惧与进口同靶点药物的竞争。

出于价格较高和医生对PD-1新药不熟悉等原因,很多医生都将PD-1药物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去使用。但实际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在病人自体免疫系统机能越好的时候,发挥的疗效越好。所以我们如今正在致力于医生和病人的教育,“我们的目标是让一个病人用两年,而不是24个病人各用一个月。长期使用意味着病人确实能够从PD-1获益。”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经过70年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但是创新药产业才刚刚起步。不过,我国药政改革的脚步近几年也在加速,与国际标准接上轨。加入ICH后,药监部门出台各项法规,从质量、临床研究标准、GCP、GMP、GLP要求等方面,都与美国、欧盟、日本目前实施的指导原则实现了无缝对接——可以说,本土创新药“走出去”的路已经铺好,国产创新药终将走出国门,获得国际方面的认可。现在我们也已经看到一部分具有前瞻性、按照国际标准去做研发的本土创新药正在走向国际,获得FDA批准,在全球进行临床试验,其中有一些还是全球首创新药。

如今国内PD-1药物成果卓著,如火如荼,但国际上像Opdivo(O药)、Keytruda(K药)等药物的基础研究开始得比我们要早,所以在适应证的开展进度上也很难与这些first-in-class药物在海外直接竞争。但未来,像我们自主研发的BTLA单抗这样的first-in-class药物,如果能在某一个领域取得疗效、安全性突破,那么与国际上其他抗肿瘤药物同台竞争将会很有实力。

而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我们正逐渐在更多瘤种上尝试PD-1/PD-L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治疗的开发和探索。将来是否能在免疫治疗方面找到一个疗效堪比PD-1这样的靶点,个人认为是有可能的,但是否能像PD-1药物这样对整个肿瘤治疗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就很难说。

未来,细胞治疗方面可能会有更大的突破。比如细胞治疗CAR-T疗法,其在血液病方面已经达到“惊人的疗效”,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突破点,令其在实体瘤方面发挥同等效力,那么基本上“把肿瘤变成慢性病”这个大目标就可以实现了——这对于我们来说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本报记者 宋一宁)


化玉忠:国内创新药商业化成功率远胜欧美

北京中卫康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曾有人说,十几年前,在中国做原创新药研发实在是寂寞,对创新的探索向来都是前路未知、历史留名者甚寥。然而,政策的变化、竞争的激烈都迫使国内药企必须自我迭代转型,同时资本市场对医药企业的评价指标也在发生改变。

近些年,NMPA、医保局等部门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对不同类型的药企产生不同的效力。NMPA陆续出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及MAH等鼓励创新药研发的系列新政,对持续投入创新药研发、研发技术能力强的企业是持续利好因素。

尤其是近三年,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系列新政组合拳外,国际上以生物抗体药PD-1抑制剂以及细胞治疗药物CAR-T为代表的革命性新药的成功商业化对世界制药工业的巨大推动,海归科学家回国创业浪潮的涌现也是一个显著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国家经济的巨大发展所累积的巨量产业基金以及国际投资机构看好中国医药市场的投资机会带来的充沛资本。

中国制药工业蓬勃发展始于21世纪初,距今还不到20年。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医药工业犹如今日美国的现状,三类企业将是未来医药市场的主体,即大型医药集团、数量众多的创新型医药研发企业及CRO企业。对创新型医药研发企业的创新药项目以及具有核心技术平台(包括AI化合物筛选公司)的临床前CRO的投资将是主流,生物抗体药、细胞治疗药物、癌症治疗疫苗、小分子靶向药、罕见病药物仍将是热点。

不过,也应当看到,国内孕育FIC的土壤环境仍需强化,目前国内新药研发企业还是聚焦BIC、me-too/better,因而国内创新药商业化的成功率远胜于欧美,国内的新药投资风险远远低于欧美市场。

与此同时,国内部分投资机构也需要与时俱进,团队建设在专业背景上要多元化,在金融、财务、投资等人才基础上,吸纳更多的具有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等专业知识储备,有较丰富的创新药研发以及一线市场营销经验的专业人士。同时,考虑到新药投资对人才复合专业技能的高要求,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投资人,只有将自己打磨成具有金融、财务、法律、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通才,才能在创新药项目评估初筛中慧眼识珠,不错过优质的投资项目。同时,避免“击鼓传花”,盲目跟投的现象。

但无论如何,未来中国医药行业的增长一定前景光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且伴随人口老龄化,癌症、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市场容量不断增高,仍有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加之NMPA鼓励创新药研发的系列政策支持,国家医保局“腾笼换鸟”,通过价格谈判,不断将有临床治疗价值的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以及各地方政府对创新药企业的资金、技术平台的支持,且在国内传统大型药企新药研发的战略布局、大量海归科学家创办的创新药研发公司的涌现、国内投资环境的优化以及充裕的资本等因素的影响下,决定了医药行业仍然是最有投资潜力的朝阳行业。(本报记者 刘卉)


钱然婷:资本市场的成熟还需要时间

汇桥弘甲基金董事总经理

在资本层面,医疗健康产业VC/PE投资近几年呈现爆发性增长。

特别是从去年年初开始,香港联交所正式刊发《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文件》,建议在《主板上市规则》新增生物科技章节(第18A章),允许尚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创新公司赴港上市。而今年的科创板,也对尚未盈利的这类生物制药企业敞开了上市通路,这对于广大的生物制药研发板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而这股风的力量,将所有原本比较困难的寻求资金类型的医药研发企业带到了资本的面前。

有了这样的上市通路,就需要观察资本市场喜欢什么样的企业。看看香港地区一年多来上市企业的情况,以及市场对其喜好程度,资本市场还需要时间来成熟。现阶段,大家的审美观依然集中于那些看得懂、很快就能见到盈利的这类企业上。如果现在有一个专注于罕见病的公司走到了资本的门口,资本市场不一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为他们的审美观正处于进化的过程中。但资本市场是由一群非常专业、很有学习精神的人构成的,所以他们在快速学习,在进步、在分化。

不过能感觉到,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大家开始谈论一些更加专业、更加先进、更加细分的领域,这个进步是超乎预设,会不会经过两三年的持续互动性学习,资本市场迅速掌握罕见病等领域?这应当是比较乐观的构想。就像开一条美食街一样,一开始可能只有一家麦当劳、一家肯德基,但是随着这条街上越来越多不同口味的食品店都开设了以后,大家对于食物的鉴赏能力也会一起上升。随着整条食品街的兴旺,和互相鉴赏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对风险真正的领悟和把控也会提升。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尤其是在创业初期,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有丰富的资源,如果从零开始创业,能从头做到脚的可谓凤毛麟角,甚至几乎不存在。受限于创业资源和大的环境,所以几乎在市场上看不到一个从临床一直做到商业化的公司,但是未来是否会有公司间的有效连接和整合呢?应该是有的。

有很多不同的创业者希望从不同的角度做一些尝试,一旦尝试有所成功,则需要考虑有没有机会和其他的公司横纵联合进行资源整合,共同把事情做大、做漂亮,这是完全有存在的可能性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态变化,但在此期间,坚持是最重要的。(本报记者 刘卉)


朱晋桥:投资投的是“人”和“团队”

倚锋资本董事长

这些年,类似于“三年上市”这样的口号铺天盖地,似乎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胡萝卜”,吸引着所有投资人和企业初创人的目光。但是对于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来说,“上市”不应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借助资本市场来实现更大的价值。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经过70年发展,已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国内的资本市场也越来越成熟。而科创板制度的建立对于医药产业来说就像七八年前互联网的发展风口,对于生物医药来说是不可错过的时代红利,国内生物医药“大时代”即将到来。

但是,生物医药的项目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才能看懂,而初创公司上市科创板后让五十万投资人来买,其中有的人懂,有的人不懂,这对于生物医药公司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目前,有的投资人已经开始做空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这样的现象反映出国内很多投资人在专业上的心智都还类似“二十岁的小伙子”,跟国际市场的专业投资机构比起来还有些不成熟,对于医药企业的研发、疗效等专业问题一知半解,靠道听途说了解这个产业,可谓心浮气躁。

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人,要懂得投资不能只依靠常识思维,所谓“财不入急门”,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对于项目周期极长、无法迅速产出的生物医药创新领域来说,更是不变的真理。这是因为一款创新生物药需要十几年的孵化时期,越到后期临床,越是接近上市,越是亏损得厉害。熬不过这个时期,就不可能获得最终盈利。

对于曾经退出微芯生物董事会,其内在逻辑是:身为企业董事应该帮助企业成长,但很多投资人在董事的位子上一门心思查企业的账,对财务细节指手画脚,这并不是在帮助企业。而这次“转身”在业界被传为佳话,也是因为投资人在成为董事时,自身应定位为企业的“帮助者”而并非“管理者”。

如今,生物医药市场上的泡沫“已经挤得差不多了”,目前入局PD-1已经为时过晚,很多初创企业会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方面做更多布局。我们知道,人类生命科学是个异常博大精深的学科,每个“细分赛道”中又分化出无数个小赛道——没有人能将所有领域都研究明白。但只要在一两个细分赛道中做到“术业有专攻”,相信就会获得很好的收获。

站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眺望未来,会发现2020年的投资方向仍然是“在细分赛道中寻找好项目,帮助企业成长”。我们投资投的是公司的技术、研发模式,投的是人才、是团队。过去长期投资微芯生物等初创企业,致力于帮助他们实现科创板上市,未来也会坚持这一方向,助力中国创新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让优秀的企业在生物科技领域做更多事情。(本报记者 宋一宁)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