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禁不禁烟?“世界吃货”OR“健康吃货”? 全民健不健康,是“生活方式”选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9-10-12 16:17:26作者:王建新来源:医药经济报

禁不禁烟?“世界吃货”OR“健康吃货”?

全民健不健康,是“生活方式”选出来的


最近,国务院发出批示,要求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以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这场健康行动的目的是要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这个要求看起来与治病无关,却是与中国传统医学中“治未病”观念是一致的,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同时,降低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等恶性大病的发病率。

而要了解如何通过全民大健康行动来“治未病”,就需要了解影响中国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和致病因素。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国际期刊《柳叶刀》发布了关于1990-2017年这三十年期间影响中国人健康的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给大健康行动提供了很有力的指向。

这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包括如中风、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肝癌在内的数种慢性病和恶性病已成为中国人群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与民众的不良饮食习惯和吸烟关系甚大。因此,大力宣传改变这类生活方式和习惯是开展大健康行动的首要任务,也是这一行动是否可能达到长期效果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吸烟有害健康”,危害到什么程度?

这次统计调查中发现,“吸烟”因素在全国21个省份中是处于第一位的危险因素,在其余省份中排名也非常靠前(位于第二或第三位)。在2017年死亡人数和寿命损失中,以250万人数排名第三。吸烟引起的疾病包括肿瘤(肺癌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影响健康的常见疾病。

除了众所周知的“二手烟”,笔者还要特别强调众所不知的“三手烟”问题。“三手烟”,是指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等表面的烟残留物。这个名词是美国麻州儿童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在20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这类化合物被认为是目前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对儿童危害尤其大。但是,对于“三手烟”这个概念,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即便是抽烟者或者其他“被动抽烟者”。因此,要杜绝“三手烟”对民众尤其是儿童的危害,就需要很好地开展关于“三手烟”危害的全社会宣传教育。

“戒烟”“禁烟”能否提升健康水平?

那么,“戒烟”“禁烟”能否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呢?对于这一点,不少发达国家的历史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1900年前,在美国,肺癌是一种少见的肿瘤。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香烟的大规模生产和普及,到1950年肺癌成为美国的“第一杀手”。意识到这个严重问题后,美国开始“戒烟”教育和“禁烟”相关法律的制定,以终止美国肺癌发病率的上升势头。但是,由于肿瘤发生的迟后性,美国肺癌的发生率在三十年后才开始下降;死亡率在四十年后才开始下降。之后又等了十多年,肺癌才让出了“第一杀手”的位置。

回看中国,肺癌目前依然是男性死亡的“第一杀手”。在肿瘤病人中,肺癌占到了20%~25%。如果从欧美经验看,即使我们现在开始大力宣传“戒烟”和制定“禁烟”法律,肺癌发病率也要到2040-2050年才开始下降,肺癌死亡率更要到2050-2060年才开始下降。

我们当然期待新型肿瘤药的诞生,例如目前的肿瘤免疫治疗可大大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但是,开展全民大健康教育行动,迅速、大幅地减少吸烟(包括“二手烟”和“三手烟”)已是刻不容缓了。

“世界吃货”们,需要“舌尖上的健康”

除了吸烟外,饮食习惯问题以“导致350万人死亡”而位列第一。不健康饮食导致的疾病包括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这类疾病的发生率几乎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上升。例如糖尿病的发病率,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现在上升到超过10%,接近亚洲人种平均水平(13%)。

而目前我们还在以“世界吃货”自居,很少以“健康饮食”为主题。除了部分发达地区外,中国饮食中“重盐”“重油”“过量”,都是导致不健康饮食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落后、食品缺乏时代不是一个突出问题,但在各种食品极大丰富的今天,不但“吃货”们要付出自己的健康代价,国家和社会也需要为此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

著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传统饮食文化”关注很多,但对“饮食健康”的重视度却很不够。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重新编排一套“舌尖上的健康”纪录片。

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糖尿病人人数达到1.14亿人,居全球首位。我国在糖尿病治疗上的费用每年达到800亿元。而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类似于吸烟问题。在发达国家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自1995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近二十年来下降了20%以上。而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却还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国目前有近三亿心血管病人,这造成了“脑卒中”成为中国死亡病因第一名。更严重的是,有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血脂异常人群中对于疾病的知晓率和检测率分别为3.2%、6.4%;而美国知晓率、检测率分别高达50.4%和48.1%。


★★★ 结语 ★★★

目前国际上有很多人都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是,至少从公民健康水平和重大疾病的类型和发病率看,我们还是处在“发展中”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发达”水平。这也说明,开展一个全国性的大健康行动非常重要。

这场大健康行动无疑需要各种大健康产业,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以及健康养老产业的参与。但从根本上讲,这必须是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大改变行动。如果没有这种改变,任何的健康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讲,也都是在“治已病”,而并非“治未病”。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