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30 14:56:00作者:朱军生来源:医药经济报
印度制药业欲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减少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
来自《印度医药经济信息》 的报道称,印度主要出口型制药公司麦克罗(Micro Labs)总经理迪利普·苏拉纳(Dilip Suran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印度制药业欲大力减少对中国原料药的过度依赖。
产业链一体化
Dilip Surana表示:“印度制药工业宜彻底摆脱对中国原料药、中间体的依赖。2018年以来,受中国环保治理监管力度加大影响,部分原料药、中间体价格暴涨,随之而来的是供应短缺频繁的困扰。对于原料药价格飞涨的问题,如何避免陷入困境?包括Micro在内的众多印度制药企业已着手策划应对战略,从而未雨绸缪地摆脱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据Dilip Surana介绍,这些印度药企研究了从基础阶段供应一些重点原料药的内部保障措施,确定了生产和销售这些产品的可用供应商。保障原料药和所需中间体的自主生产与供应,虽然可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但一直在寻求问题症结并着手优先解决;开始对常用的400种药物制剂所涉及的不同分子逐一判断,分析对中间体和原料药的需求,评估在印度争取生产的可行性。基本原则是激励原料药国产化,作为推进产业链一体化规划(the backward integration process)的步骤,拟在维萨格(Vizag)区域实施一项产能扩充战略计划。
产业链一体化的主要优势是在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同时,大大提高运营效率。这是一种成本控制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保证了优质原材料的可及性。对很多印度制药企业来说,全球化经营面临着严峻的价格问题和激烈的竞争局面。
降价减缓增速
国际市场竞争的新加入者有助于药企发现有利商机,并积极尝试,像Micro的注射用眼科药物便是一例。Micro制药公司已在国际高端地区实现了360亿卢比的年经营规模,尤其在美国市场,采取收购药品批文等促进产业链一体化的组合投资模式,深挖产品市场潜力,借力提升研发效果,2018年获得FDA批准的ANDAs数量达8个。
此外,除了多洛(Dolo 650)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这一品牌退热产品,Micro公司也开发了一系列用于治疗心脏病、糖尿病、眼科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症和皮肤病等重磅处方药物。今年12月,包括治疗心脏病、糖尿病等一系列药品的专利将在印度市场到期,会进一步刺激Micro强化基础研究开发。
不断上升的成本阻碍了增长预期,要想在制药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紧跟市场变化需求。当前,摆在医药行业面前的客观现实是,产品降价减缓增长速度。对于这些阻碍增长的问题,全行业需要细化措施解决困难。
从全球角度审视,尽管包括像孟加拉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正扩大其制剂出口实力,但国际上对印度制药企业生产的制剂需求还是很高的。现阶段就产量而言,印度是可以同时提供大量优质、低价仿制药的主要国家。基于此,印度制药界认为,努力减少对中国原料药、中间体的依赖势在必行。
稳健发展是关键
随着世界制药工业分工愈来愈细,医药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通吃策略虽然很有价值,但付出的成本往往也很大,前瞻的做法是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供应链关系。
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在各自优势资源领域均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例如中国在大宗发酵类原料药和化学中间体的市场竞争力较强,而印度在一些欧美特色仿制药所需高效化学原料药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双方保持理性的竞合关系至关重要。
中国原料药市场在质量、环保、安全等国家监管政策趋严强化的推动下,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提质增效增速,行业竞争实力增强。与此同时,作为具有外向型竞争优势的产业,原料药国际化经营策略也宜更加稳健。具体来说就是,在摈弃过度压价出口的不规范竞争现象的同时,要坚持诚信互利的贸易原则,关注交易公平性;遵循优势互补的竞争规律,保证市场健康性。
加强原料药产能国际合作已经势在必行,特别是寻找中印两国原料药市场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对于实现互促作用最大化举足轻重。这需要服务客户更加理性,发展市场利益共同体,推进可持续合作;这需要经营定位更加科学,加大高附加值原料药协作开发力度,促进高质量增长。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