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国外“大鳄”纷至沓来 国内仿制药企拼什么

发布时间:2019-09-30 14:46:01作者:袁野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辉瑞旗下专注于专利到期品牌药和仿制药的业务部门普强与全球著名仿制药巨头迈蓝合并,创建一家新的全球性制药公司。“一石激起千层浪”,5月30日,辉瑞刚刚宣布:辉瑞普强全球总部落户中国上海。一般而言,跨国公司的合资往往需要经过数月的谈判与博弈。因此,辉瑞从剥离专利到期品牌药和仿制药业务,到普强总部花落上海,再到最终与迈蓝携手同行,都像是一场精心布局。

辉瑞与迈蓝合并只是当下中国医药市场的一个缩影。截至8月,印度知名药企西普拉(Cipla)、斯泰尔斯有限公司(Strides Limited)、Intelliscend以及韩国生物仿制药巨头赛尔群等四家外国仿制药公司纷纷宣布在华设立合资公司,笔者依稀嗅到了一股血腥的味道。


成本为王


事实上,国外仿制药企一直对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虎视眈眈。此前,原研药在中国并无“专利悬崖”的困扰。辉瑞的立普妥早已过了专利期,但2018年在华销售额依然高达100亿元人民币,超过辉瑞在华销售额的1/3,这在欧美国家简直不可想象。医院层面“一品两规”等诸多政策壁垒,让原研药成为了不倒的长青树,直到2018年底的“4+7”城市带量采购出台。尽管如此,中国医药市场的“蛋糕”依然香甜。

仿制药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遇?以下两点至关重要:一是成本控制;二是规模经营。

前段时间,一位在国内某知名结核病药企工作的朋友告诉笔者,他所在公司的明星产品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现在却进退两难:经公司测算,过评后,产品生产成本超过中标价格,却没办法提价。可见,成本控制是生存的基础。

以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经典药物蒙脱石散为例,过评企业早已超过3家。原研品牌思密达,经过这么多年的临床推广与品牌建设,完全可走以药房和第三终端为主的销售模式,而过评药品在医院渠道还要面临价格比拼。这样看来,能在仿制药市场脱颖而出的企业一定要遵循“成本为王”的法则。


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是未来仿制药企业的必经之路。辉瑞与迈蓝的合资,让笔者看到了规模效应的影子。新药临床应用的推动靠药企,成熟药品则有赖医生。对于成熟的仿制药,医生的临床教育工作已经完结,所谓的新进展大多是锦上添花。所以,某外资的成熟降压药,现阶段主要的市场活动就是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持续、大量地积累患者数据。而对于利润微薄、市场成熟的仿制药企业,花费大笔资金投入市场以期大幅度提高销量的模式并不适合。

既然单产品利润不够,只能依靠规模,迈蓝的发展史就是很好的证明。1993年,迈兰收购创新透皮给药制药公司Beltk;1996年,收购UDL实验室;2007年以49亿欧元现金将默克仿制药部门纳入怀中;2013年,以16亿美元并购印度斯特迪斯·阿克雷伯(Strides  Arcolab)公司的注射剂业务;2014年7月,以53亿美元摘得雅培仿制药业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我国深耕耳鼻喉与皮肤领域的美信美达公司也是迈蓝全球收购的产物。迈蓝就这样通过买买买不但扩大自己的仿制药疆域,而且今天有实力与辉瑞普强合资组建仿制药“巨无霸”。

近日,第二轮“4+7”城市带量采购风声再起。我国仿制药企业,是在煎熬中苟延残喘还是在烈火中凤凰涅槃,成为一道需要直面的必答题。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