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药行业再贴并购标签

发布时间:2019-09-29 15:34:12作者:上海医药大学副校长 胡明东来源:医药经济报

跨国巨头并购演绎变局(上)


年初,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计划以740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新基制药,然而好事多磨,6月24日,BMS同意出售新基银屑病药物Otezla,以解决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这笔交易的反垄断审查,预计收购完成时间比预期更长,大约在2019年底或2020年初完成,但这可能不妨碍它将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医药行业规模第四大的并购交易案。不仅如此,这场企业之间的联姻,由于直接涉及当前制药领域和投资界最为炙手可热的免疫肿瘤领域,并涉及诸如PD-1、CAR-T等一大批关键靶点和技术,肿瘤治疗领域内一个新的超级巨无霸正呼之欲出。


并购戏码加注


2019年,注定要打上国际医药企业并购大年的标签。

1月上旬,武田制药宣布以460亿英镑(约合586亿美元)完成收购夏尔(Shire)。6月中旬,辉瑞公布将以114亿美元收买以激酶克服剂为中心平台的Array。6月下旬,美国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宣布收购欧洲制药企业艾尔建,交易总价值约630亿美元。

可以预见,全球制药十强,特别是前五位的头部企业格局,在今年将会发生巨大的更替变化。在生物医药大时代的新态势下,国际医药并购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根据百时美施贵宝对外公布的信息,以上并购的主要目标在于“创造一个创新的生物制药领导者”,双方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拥有9个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产品,这些产品主要聚集在肿瘤、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核心疾病领域,并且未来24个月内能上市6个创新药物,从而为公司带来每年超过150亿美元的收入。

对此,一些分析师测算,新合并的公司的年收入或将超过340亿美元,从而成为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辉瑞、诺华和罗氏的全球第四大制药公司。

百时美施贵宝对新基制药的并购也许只是当下全球医药行业内积极活跃的企业并购热潮中的一个新的注脚。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观察,近十年来医药产业内最为强劲行业兼并潮从2018年开始出现,在2018年上半年全行业并购总金额就超过了1000亿美元。对于传统的巨无霸制药而言,这样的并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它们需要通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来实现脱胎换骨,用创新性的治疗产品替代那些日薄西山的、专利已经或即将到期的昔日畅销产品。


进军罕见病市场情有可原


进军罕见病市场的并购案例主角双方是日本武田和夏尔。日本武田公司以640亿美元的报价收购夏尔公司,上演“蛇吞象”的企业并购案,也因此成为2018年医药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次企业并购案例。

由于并购标的过高,这场企业并购在武田公司内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部分武田股东担心它将造成未来企业可能会过度债台高筑而一再阻止这场并购的发生。不过,由于夏尔公司专长于罕见病为主的专科领域,未来罕见病的市场增速很可能会达到医药市场平均增速的2倍,这也是武田并购夏尔的主要动机。与此同时,获得夏尔的武田将夯实自身在胃肠道、神经领域内的技术能力,并可能推动武田首次跻身于全球前十大制药企业之中。


聚焦处方药创新推动重大整合


处方药方面的创新,GSK在2018年的企业并购表现或是最富戏剧性的。

作为一家典型的多元化经营企业,去年GSK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和联合举措整合了原先三大制药巨头的健康消费业务(包括所有的OTC产品):首先,以1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它与诺华在健康消费品合资企业中诺华所持有的36.5%的全部股份,从而彻底收购了诺华的健康消费业务。在此之后,虽然辉瑞的健康消费业务报价过高而令GSK放弃了收购计划,但GSK另辟蹊径,与辉瑞将双方旗下各自的健康消费业务合并组建了新的合资公司,从而造就了全球最大的健康消费品企业。这一举措让GSK和辉瑞同时卸下了最高管理层对健康消费业务的关注,两大制药巨头也因此将经营重心更多至于处方药和疫苗的创新之中。

除了对健康消费业务的重大整合,2018年末GSK还以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TESARO公司,重回肿瘤领域。显而易见,这对整个公司处方药业务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并购动机系取得核心技术


去年以来,医药行业还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并购行为,如赛诺菲先后以48亿美元和116亿美元收购纳米抗体药企Ablynx和血友病药物专科企业Bioverativ,新基以90亿美元收购著名的CAR-T企业Juno,诺华以87亿美元收购基因治疗企业AveXis等。

一系列的企业并购虽然并购目标和方式可能各不相同,却有着类似的并购动机——对当前制药行业内最高精尖产品以及技术的争夺。例如,通过对Ablynx的纳米抗体的整合,赛诺菲将有机会开发更多的药物用于罕见血液疾病治疗。同样的,AveXis的基因治疗技术也将助益于诺华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有所建树。

笔者观察到,虽然企业并购重新升温,但当年时常出现的两大制药巨头合并组建规模更大的巨无霸企业的现象却少有出现。素来以并购见长的辉瑞在近几年内也并未能成功将其他大型药企收入囊中。这一切的趋势正透露出当前医药行业并购的新原则——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更侧重于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产品和突破性技术,特别是大型药企,需要用并购手段加强研发力。另一方面,频繁的收购行为也会拉升各种潜在标的的估值,令整个产业界看到企业并购中的估值泡沫出现,也需警惕。

QQ图片20190929153334.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