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掉出制药五强 辉瑞会否再举并购大旗?

发布时间:2019-09-18 16:26:28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辉瑞(Pfizer)的成熟药品业务普强(Upjohn)与迈蓝(Mylan)进行了一笔交易,两者将进行合并,新公司将成为专科药与仿制药领域的佼佼者,预计明年收入将达到190亿~200亿美元,轻松超过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梯瓦(Teva)。

但与此同时,这项交易也意味着辉瑞将失去全球规模最大制药公司的宝座,并退居前五大制药公司之外。大型并购一直是辉瑞注入新鲜血液的武器,把普强剥离与迈蓝合组新公司后,辉瑞将获得120亿美元的现金。今后,辉瑞将更加注重创新,这是否会使其重新热衷于大型并购呢?

成败关键在研发线  

辉瑞首席执行官艾伯乐(Albert Bourla)表示,其在交易上将会注重额外的机会,聚焦于早期至中期阶段的研发项目,“这类项目可能有更高的风险,但创造的价值也会更大,而且中途失败的风险可能更低。我现在仍然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大型交易,这会影响公司经营。”

辉瑞首席财务官弗兰克·达梅利奥(Frank D'Amelio)透露,与迈蓝交易得到的120亿美元现金将用于偿还债务并向股东返还股息。

不过,在沃尔夫研究公司(Wolfe Research)分析师蒂姆·安德森(Tim Anderson)看来,辉瑞的动作与其管理层的表态往往并不一致。该公司在6月收购Array生物制药就是一个例证,这笔114亿美元的并购已经算得上是大规模交易了。

事实上,早在2011年,辉瑞就考虑出售或剥离仿制药业务。安德森指出,由于过去的大规模并购交易,该公司变得过于庞大以致增长乏力,且其一直在应对专利过期药物所带来的收入下降的问题。但一直到2017年,辉瑞都没有采取相关行动,主要是因为其成熟药品业务的估值已经下降。 

尽管立普妥(Lipitor)和万艾可(Viagra)等药物的销售有所下降,但它们仍然是辉瑞的主要财源,为该公司的研发工作提供了资金支持。而如今,辉瑞将普强剥离与迈蓝合组公司面临一定的风险。

安德森表示,没有成熟药品后辉瑞的收入增速将提高,但如果其研发线令人失望,该公司的并购火力就更弱了。穆迪公司(Moody's)高级副总裁迈克尔·莱韦斯克(Michael Levesque)认为,分散经营本身不是问题,但这样做会缩减辉瑞的规模,破坏产品的多样性,而且其自由现金流会大幅削减。

此外,普强的剥离使辉瑞的业务倾向于纯粹的创新药业务,穆迪认为这样风险更高,因为其中包含研发风险和药品专利到期产生的价格波动等因素。

有利的一面是,辉瑞似乎对其研发线信心十足。该公司的创新药板块拥有数个畅销药品,如乳腺癌药物帕博西尼(Ibrance)、前列腺癌药物恩杂鲁胺(Xtandi)、肺炎球菌疫苗沛儿(Prevnar 13)和销售快速增长的JAK抑制剂托法替尼(Xeljanz)。

此外,分析师预测,辉瑞还有数个潜在的“重磅炸弹”新药。例如,新上市的ATTR心肌病药物氯苯唑酸(tafamidis);Array公司的BRAF-MEK双药组合疗法(Braftovi和Mektovi)在结肠直肠癌治疗方面的试验数据乐观;20价肺炎球菌疫苗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不过,并非所有新药都是一帆风顺的。例如,其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疗法在Ⅰ期临床试验中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

全球制药版图大变  

艾伯乐表示,新的辉瑞将成为规模更小、专注于创新药的公司。在没有仿制药业务和普瑞巴林(Lyrica)专利悬崖负担的情况下,若不再实施并购,辉瑞预计未来5年内收入将实现较高个位数增长。“由于规模较小,我们的产品线和研发线将会更容易发挥增长作用,而且也将会使增长更具可持续性。”

EvaluatePharma对相关制药巨头的处方药和OTC产品销售额进行了预测。值得注意的是,由艾伯维(AbbVie)和艾尔建(Allergan)合并成立的Abbvergan,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如果完成了对新基医药(Celgene)的收购,其将首次进入前10大制药公司榜单。而迈蓝在交易完成后,其业务规模将比任何一家类似的公司要大得多。

从表1可以看到,辉瑞要重返行业榜首,也许并不需要实施一次超级并购。艾伯乐或许希望通过在产品研发线上赢得胜利,缩小辉瑞与其它大型药企的差距。事实上,前六大制药公司之间差距并不大,其销售业绩非常接近。

在近日的电话会议上,艾伯乐表示,补强型收购仍然是他偏爱的交易类型,处于早期到中期的研发资产是首选。不过,他也并未完全排除更大规模交易行动的可能性。

综合编译/胡德良 石萌 王迪

TIM图片20190918162740.gif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