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智慧共享中药房 成医共体加速器

发布时间:2019-09-16 14:54:38作者:邓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来源:医药经济报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是医疗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医联体、互联网诊疗等关键字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文件中频繁出现,成为基层医疗改革的热门方向。

在此背景下,智慧共享中药房应运而生。去年浙江政府鼓励建立县域中医药一体化互联服务,建设共享中药房,实现县、乡两级中医药服务同质化、规范化、高效化,永康市、海盐县为建设共享中药房而先行先试。今年,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内容涵盖中医药改革、中医药现代化、人才培养、服务水平与可及性提升等多个维度,对浙江省2019年中医药工作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发展要求。其中,中医药智能化发展是浙江省2019年中医药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

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房”的试行,破解了基层医疗机构饮片配备不齐、医生开方不便的瓶颈,做到了让县域内市民足不出户,在家坐等中医药配送上门,并使中医药配送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智慧共享中药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监管服务质量: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门诊数量有限,缺乏中药专业人才,导致中药房和药库缺少规范。共享中药房统一负责全县中药饮片的采购,组织实施遴选饮片专用的物流配送链,规范饮片采购、使用、储存,保障饮片采购质量及用药安全。多所县域医疗机构使用的都是同一个饮片库,拓宽饮片使用目录,做到饮片质量得以统一把关,改变了原先基层卫生院饮片品种不足、中药质量难以保证、无饮片可开具、中药服务落后于中医医疗需求的现状。

2.严格规范处方流程:智慧共享中药房通过专业技术建设具有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特点的煎药室,规范煎药流程,完善煎药室工作制度,同时实行了三级审方流程。第一级:由共享中药房高年资中药师严格把关,对所有医疗机构开具上传的饮片处方逐一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超剂量等处方会及时提醒警示,及时予以纠正。第二级:处方调配前由专职中药师进行调配审方。第三级:物流发药前由中药师对移交物流配送饮片进行审核。如为物流代煎处方,按代煎流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共享中药房”的三级审方规范配药的方法,有助于减少大处方、超味数和分拆处方等不良现象。

3.医生患者双方共赢:共享中药房让医生和患者双方都得以受益。通过物流配送到点,确保全区域中药饮片安全、快速周转与同质化管理,患者普遍反映药物价格便宜了,配药吃药更方便,药物效果也更加好。基层卫生院也提升了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使得卫生院的中医门诊人次和饮片收入增长。同时卫生院节约了中药房、煎药室的人工成本,减少了药材贮藏、运输成本和霉变、损坏等损失。卫生院原先的中药房、中药库用房还能改作他用,利于拓宽业务。

4.凸显卫生经济效应:一方面,按业务量全成本核算的方法,以业务量比例计算成本让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运行支出更合理更精简,充分发挥中药人员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各医疗机构扩大业务用房,各单位精简的中药房中药库均能合理使用拓宽业务。

5.基层服务得以保障:永康和海盐的共享中药房,围绕县域中医药服务一体化,探索迅速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增强了百姓获得感。共享中药房运行后,一些名老中医和中医技术骨干有机会下沉基层扶持或义诊或多点执业,解除了基层中药房缺乏饮片开不好处方的困惑,充分发挥专家专长,使基层服务得到保障。

建设“五智型”中医药医共体

与此同时,智慧共享中药房模式助推了医共体建设。例如,浙江省海盐县凭借这个模式,在中国县域医共体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就。2015年,海盐县在全国部署了首个覆盖全县的中医智能云系统,系统全面覆盖区域内县/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使当地村卫生室百分之百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超额完成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的指标。2018年,海盐县中医院建设区域共享智慧中药房,为全县提供统一的中药饮片供应,实现了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确保全县中药饮片安全、快速周转与同质化管理,推动了医共体的建设,创新了中医智能医共体新模式。2019年,海盐县成为中国县域医共体建设资源共享平台联合发起单位。不过,海盐“基层中医化,应用智能化,服务一体化”区域中医智能医共体并不是成功的个例,浙江永康等多个地区都打造中医智能医共体、医联体,在借鉴“海盐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果。

实现智慧共享中药房推进建设医共体,主要是通过应用智能化,以提高县域中医药医共体新能力,建设区域中医智能医共体,打造成“五智型”中医药医共体。其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推县域中医医共体建设。加速深度融合中医药服务与临床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基层中医化”进程。支持和鼓励县级中医院牵头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凸显中医药服务特色优势,指导和推进县域中医药事业发展。

2.全面推进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凭借海盐县中医药医共体智能云系统,对全县26个基层医疗机构、140名中医师的全部诊疗数据进行采集和专业分析,以完善中医智能医共体的建设。

3.建立中医药医共体智慧中医药服务共享中心。通过中医药医共体创新实行“中心大药房”机制所打造的共享中药房和中医智慧病房,严格规范中药饮片采购、使用、储存,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保障建设中医智能医共体。

4.保障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坚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的行动计划。积极树立“共享+中医药”的理念,鼓励推进建立县域中医药一体化互联服务,通过共享中药房,融合中医智能诊疗系统、远程会诊服务,实现县乡两级中医药服务同质化、规范化、高效化。

5.推进县域中医药诊疗服务一体化。将县域中医药医共体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令家庭医生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随访,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成为签约服务中的个性化服务包,凸显县域中医药医共体新效率。

【本文获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编号:2019-JYB-TD016)】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