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7:01:00作者:路人丙来源:医药经济报
医药行业最近有两只独角兽诞生。6月28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BridgeBio(BBIO)和Adaptive Biotechnologies(ADPT)分别以募资3.48亿美元、3亿美元IPO,募资量分别位居今年生物技术IPO的前两名,一天募资就占了从2013年到现在这个生物技术IPO超级大潮280亿IPO总量的2%。不仅如此,二者股票第一天交易都有大幅上扬,BBIO上扬62%、ADPT上扬101%。
这与当前IPO大潮中53%生物技术企业年化率下跌超过10%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两家企业受到追捧的核心原因是投资者对其技术的信任。
聚焦免疫抗原的平台公司ADPT
ADPT是一家平台公司,其核心技术是免疫相关受体和抗原的精准测序。ADPT已有检测产品clonoSEQ上市用于检测残留血液肿瘤。在研技术包括测序TCR、BCR的immunoSEQ,配对数千重要抗原与数百万TCR的MIRA,配对TCR两条链的pairSEQ,以及寻找治疗级TCR的TruTCR技术。
免疫系统是最精细和复杂的生物系统,准确测定这个系统关键部件的分子组成可以深度了解免疫系统在与哪些疾病相关抗原周旋,这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可能有广泛影响。
一般来说,生物技术领域依靠新技术平台比依靠新靶点运作更困难,也难以获得高估值。目前生物技术IPO纪录保持者Moderna市值已经比去年IPO时跌了近50%。
但是,平台公司也有好处,就是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快速产生现金流、避免对单一产品的0/1式依赖。ADPT今年年初与罗氏开始合作开发TCR药物,获得了3亿美元首付,里程金最高可达20亿美元。ADPT自称现在已有125个合作伙伴。另外,ADPT的两个已经上市的诊断产品去年也贡献了5500万美元销售。
BBIO瞄准单基因驱动罕见病
BBIO的运作模式与Roivant类似,都是从大学或其它药厂收购已经开发到一定程度但原研机构无力或没有兴趣继续开发的产品,然后围绕每个资产成立一家子公司。
BBIO的不同点是,关注单基因驱动罕见病,对病理的理解更为准确、治疗更有把握,但市场也更有限。这个模式的优势是运作效率较高、核心团队不需太大。但是,依靠收购持续做大做强的先例有限,虽然个别产品如Cubicin造就Cubist的例子是有的。
BBIO现在有16个进入临床项目,其中TTR稳定剂BBP-265、SMO抑制剂BBP-009已经开始Ⅲ期临床。BBIO也有一个泛KRAS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阶段。IPO前BBIO已经募资了约5亿美元。
目前,精准医学成为成功率最高的研发模式,而支付部门对高疗效药物的强力支持也令这个模式有了生存空间。深度知识是强大力量,这两个巨无霸IPO是这个现实的集中体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