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医智能化建设“海盐样本”

发布时间:2019-07-23 14:58:42作者:邓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医智能化建设“海盐样本”


近年来,传统中医药行业逐步复兴,而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则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在国家有关“互联网+中医药”政策的指引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浙江省海盐县进行了中医智能化建设的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果。除了国家的利好政策给海盐县中医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外,海盐县进行改革前,中医药人才严重缺乏、中医药载体匮乏、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薄弱、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等问题也是倒逼其进行中医智能化建设的动因。

本文将分析海盐县如何通过智能化建设应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空心化”现象及研究其模式的借鉴意义。


七项具体内容


海盐县以区域中医智能医联体云平台为核心部署基层中医化、应用智能化建设,将中医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创新中医药发展模式。笔者调研发现,其通过政策保障、硬件升级等七方面联动,全面推进中医智能化建设。

1.加强政策保障

海盐县先后制定出台《海盐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海盐县医疗机构使用中医药考核管理办法》、《海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全县发展规划;在医疗机构设立中医科,配置专人统筹协调全县中医药工作;每年的中医药事业经费实行年度财政预算单列并确保中医药经费占卫生投入的10%以上。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当地中医药发展搭建了坚实的保障平台,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2.强化硬件设施

构建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为重要力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首先,加强县、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县中医院设立中医药诊疗区、名医堂等,建立辐射全县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心、中医药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

另外,海盐县中医院依托被上级医院全面托管的优势,建立 “浙北中西结合消化病诊疗中心”和“浙北中西结合肿瘤病诊疗中心”,有效提升海盐县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各医疗机构设立中医药诊疗区,实现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100%全覆盖,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

3.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成立县卫生信息中心,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整合区域内卫生信息资源,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做到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纵向贯通、横向互通,实现中医药数据中心之间、中医药数据中心与中医药机构之间、中医药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

2015年起,该县积极探索“互联网+中医”,在全国县域中建立中医智能云系统,构建中医临床中“病-症-法-方”数据模型,自动将诊断、处方、用药等临床数据上传至平台云端并进行集成化管理,有效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为开展中医科研等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中医病例的收集与保存以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4.建立补贴机制

明确对全县公立医疗机构采用普通针剌、灸法等传统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的服务项目,按每门诊人次1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截至目前,作为整个浙江省唯一提供此项财政专补政策的地区,海盐县传统中医非药物治疗补助、中药饮片补助累计达2500余万元。此外,鼓励医务人员运用中医药技术治疗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县级医院提高中药饮片使用比例进行奖励,将“冬病夏治”辐射到社区卫生服务站。

5.推广中医智能化系统

完善中医智能开方系统 将县中医院和3个镇(街道)医疗机构作为中医智能开方系统的首批试点单位,4家试点单位从临床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加强项目研发,逐步完善智能开方系统的各项功能。2017年,在智能开方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国医大师王琦临床经验的辅诊机器人,将病人具体症状输入后即可自动生成饮片处方、相应的非药物治疗方案以及名老中医常用的处方参考等,使中医药执业人员开具规范有效的中医处方成为可能。

建立中医智能诊间系统 中医智能诊间系统以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为核心,将TMT热成像、熏蒸仪、中心药房等架构起来,连接检查和干预设备,实现中医从诊断到治疗、干预的可视化。各科室医生利用医用检查设备,收集患者多个层次的信息,并根据患者检查信息和中医智能云系统的分析,确定患者的特殊病理和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智能熏蒸或药物贴敷治疗。而借助中医智能诊间系统,诊疗地点不再局限于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同样可以进行有效诊疗,由此建立起县、镇、村三级的中医智能诊疗联系。通过多模信息诊断处方、干预诊断的互联网化,加上县、镇、村三级配置,使中医智能诊间形成一个基层中医医联体非药物诊疗智能模式,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非药物疗法人才匮乏的问题。

设立中医药互联网诊间功能 中医智能云系统中的“互联网诊间——在线特需服务”功能,使患者只需用手机通过海盐中医院的合作平台预约全国专家和对症的中医后,到海盐县中医院的“互联网诊间”,接受该院门诊医生的望闻问切。联络医生再根据专家的方案,帮助该患者完成检查、治疗和配药等一系列工作,使“不出家门,看全国名医”成为现实。

推进中医药大数据应用 通过对2016年度全县26个基层医疗机构、140名中医师、9777名患者和17416诊疗人次的全部诊疗数据进行采集和专业分析,获得县域中医药大数据,清楚展示该县居民的疾病发生率、发病规律和中医药发展的真实情况。

6.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

中医智能云系统的应用,也拓宽了中医药人才培养渠道。一方面,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所具备的临证学习功能可以为临床中医师提供国医名师医案,中医智能开方系统可以帮助基层中医师学习名家经验开方选药,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诊间”,基层中医师可与中医专家在线沟通交流,接受其知识经验的传授,由此创新了中医师承模式,为中医药传承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储备人才的途径。

7.建立区域“1+1+9”中医药联合体

依托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全面托管海盐县中医院优势,建立以县中医院为核心、9家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中医药医联体。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加强以中医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健康信息云平建设。同时,医联体探索实行“中心大药房”机制,实现县域中药饮片快速周转与同质化管理,规范中药饮片采购、使用、储存,保障饮片采购质量及用药安全。


借鉴和推广意义


1.深化医改,符合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方向

第一,海盐县中医智能化建设是落实《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良好范例,同时也为《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供了现实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政策性文件与海盐中医智能化建设的实践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关系。政策性文件是海盐中医智能化建设的指引和推动剂,“海盐模式”的成功,又促进国家对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第二,促进区域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带动分级诊疗。通过区域中医智能医联体云平台和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将中医专家经验、技术下沉到基层,突破原有上级医师需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的医联体模式,实现名家经验的快速复制,从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使民众在基层即可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分流,缓解大医院的压力。

第三,响应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号召,在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有效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建立中医药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在继承中发展创新。

第四,为其他基层地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供示范作用。海盐中医智能化建设的成功给浙江永康带来了启发,且海盐县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对口帮扶推动四川屏山基层中医智能化发展,使其成功模式得以推广。

2.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一,人才方面。通过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尤其是中医智能开方的学习平台,使得青年中医师可借鉴已有的病例治疗方案,学习名家经验开方选药,从而提高中医医师的诊疗水平和专业素质。其次,中医智能云系统的部署和应用,也拓宽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渠道,创新了人才培养机制,丰富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途径,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

第二,管理方面。一方面,设立中医科作为专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利于对基层中医药医疗机构的专业集中化管理,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实现对医院信息的有效管理,为医院考核、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等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医疗服务能力方面。首先,中医智能诊间系统促进了针灸、刮痧、熏蒸、药物贴敷等非药物疗法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其次,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国医大师智能专病辅助诊疗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基层医师的辩证水平,进而提高基层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再次,海盐县应用的独立于西医电子病历系统的中医辅助开方平台,矫正了中医电子病历西医化发展的不良趋势,通过规范病历和处方的书写促进基层中医诊疗行为的规范,提升基层中医师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3.满足民众健康需求

海盐县中医药智能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在于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扩大中医药服务覆盖人群,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和认可度,使人民群众在基层也能享受优质、均等的中医药服务,而不必蜂拥聚集在大医院加重看病压力。


★★★ 小结 ★★★


海盐模式作为县级城市中医药信息建设典型的探索与实践之一,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及借鉴意义,对提高基层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深化医改等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