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原料药固本强基 当为贸易磨擦“解热药”

发布时间:2019-07-23 14:55:51作者:朱军生 Dr.2来源:医药经济报

原料药固本强基 当为贸易磨擦“解热药”


自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战边打边谈,愈演愈烈。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其中,涉及中国出口的原料药并不多。中国也对此迅速做出反应,财政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5月13日发布公告: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涉及的进口药品也不多,主要包括胰岛素、多肽激素、镇痛药、精神类药物等。

回看过去一年来,中美贸易战下国内原料药进出口的轨迹,原料药出口稳步增长,对美出口原料药货值增速快于印度和日本,从美国进口原料药金额同比出现较大回落。总体而言,原料药产业受贸易战影响尚不大,但需关注结构性影响,固本强基的转型升级还宜快马加鞭。

贸易战定力可期

原料药在国内医药工业出口贸易中占据了重要的比重,也是国内医药行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领域。印度和美国是重要的客户。

2017年,我国出口化学原料药291.17亿美元,按出口金额排名,美国居榜单次席,全年进口我国原料药39.2亿美元。我国对美出口的原料药商品中,维生素类、心血管类、氨基酸类、抗肿瘤类、抗感染类、激素类等品类占据主要地位。

大宗原料药的全球生产基本都集中在中国,下游需求较为分散,出口话语权较大,成本转嫁能力较强,企业可通过提价转移部分关税压力。近几年,很多大宗原料药产品出口全线提价,充分反映出原料药产业在贸易战中已具有较好承压能力。

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原料药金额超过10亿美元,主要是外资企业进口自用。我国公布的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清单中,2017年实际进口的原料药涉及5个税目,产品可替代性较强,对国内医药产业发展和用药需求不具有实质影响。

国际市场基本稳定

2018年,据中国医保商会统计,我国原料药进出口额386.69亿美元,同比略增2.19%。其中,出口额达300.48亿美元,同比增长3.2%。

我国原料药出口的187个国家和地区中,印度、美国、日本位列前三名。其中,对印度出口原料药货值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占比15%;对美国出口原料药货值42.67亿美元,同比增长8.87%;对日本出口原料药货值19.02亿美元,同比增长7.07%。主要出口产品既包括维生素、氨基酸、抗生素等传统大宗原料药,又包括沙坦类、普利类、他汀类等特色原料药。

我国进口的原料药产品主要来自欧洲和亚洲,进口额分别为44.77亿美元和31.9亿美元,合计占据我国原料药总进口额的89%。进口额前三位的国家为爱尔兰、德国和日本,美国居第四,从美国进口原料药金额同比降低23%,部分列入我国对美加税清单的原料药产品(心血管类、抗菌素类等)进口数量大幅下降60%以上。

关注结构性影响

目前,从提高关税的加征清单初步观察,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原料药产业的影响不是很大。

具体到类别而言,处于市场底端的大宗原料药和需求高端的定制原料药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国内的大宗原料药具备技术和成本综合优势,全球的依赖度较大;定制原料药具有技术壁垒和长期合约的特点,集中于盈利大的专利药品。而处于市场中位的特色原料药,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和印度同类原料药激烈竞争的叠加挤压下,影响敏感度相对大些。

由于美国注射剂自产供应比重较大,总体上无菌原料药影响可能会多于非无菌产品,如出口额最高的肝素原料药。对于出口市场以欧盟、印度、日本为主的口服原料药,如沙坦、普利、培南等原料药或其粗品的影响更小些。

或加速产业链转移

我国原料药出口龙头企业多在一个或数个细分产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在1.1万家经营原料药出口业务企业中,石药集团、华北制药、东北药、普洛药业、华海药业、创诺医药、联邦制药、浙江医药、亿帆医药、齐鲁制药、科伦药业、江西天新、浙江化工、新华制药等位居龙头。

虽然美国对原料药的征税名单包含了多个品类,但整体规模不大,对国内企业而言似乎压力不明显。反过来看,美国要提高关税,对自身的影响可能更大些。由于在美国原料药生产成本较高,美国本土药企生产的制剂,需要的原料药主要依赖中国进口。这无疑抬高了美国本土药企的生产成本,同时会影响到药品的价格,进而可能会增加美国医保负担。

这可能会带来另一个长期的影响,即加速产业链转移,可能会向其他地区进行规模化布局。这样的话,我国原料药将会出现巨大的产能过剩。以抗生素和维生素为例,如果有一半的产能被迫在国内消化,将会引发市场的巨大波动,甚至国内价跌,国际大涨,但是出口受限的“冰火两重天”格局!

整体来说,中美贸易战对原料药行业利空,同时我们还有一部分原料药(精细化工)产品需要进口,将会提升药企的生产成本,同时供应带来不确定性!中美已经进入超级遏制与循环遏制的阶段,并非简单贸易战能概括,整个医药产业链可能都将进行深度博弈与产业链转移。

原料药还需固本强基

原料药是关系民众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所需药品供应的源头保障,是具有一定社会公益属性的特殊商品。全球市场竞争摩擦难以避免,但关乎健康需求的原料药不应该成为中美贸易纠纷的“矛和盾”,而应该成为缓和贸易争端的“解热药”。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格森创造了“中美共同体”(Chimerica)一词来描述两国关系。金融危机发生后,中美之间的“共生时代”格局进一步凸显。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国,中国是世界最大储蓄国。双方合作意义十分重大,经济关系联系非常紧密。

当今的贸易战带给我国原料药产业发展的启示有两个:一是坚持开放创新,要聚焦全球需求,拥抱世界市场,营造领先优势;二是必须持续创新,通过“科技自立”,延长产业链价值,增加产业链利润,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链接>>


全球抗生素市场将达620亿美元


2018年,全球抗生素市场规模达到453.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将以复合年增长率(CAGR)4.0%的速度增长,届时市场规模将达到620.6亿美元。传染病病例的增加以及抗生素供需水平不平衡是推动这一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各大公司开发高端产品也将支撑市场发展。

美新药陆续上市

根据皮尤慈善信托基金发布的数据,2016年3月,美国市场约有37种前景看好的分子化合物处于开发之中,其中大部分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将在2018-2020年间陆续上市。

此外,政府出台的支持性立法,比如美国国会通过的《立即建立抗菌素激励机制法案》(GAIN Act)预计将加快审批程序。GAIN Act制定的一些条款有助于开发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药物。

需要抗生素干预的腹泻仍然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造成高昂经济负担的其它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肺炎、疟疾和肺结核。此外,随着新型传染病如寨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出现,也需要加大对抗生素的开发力度,扩大其使用范围。

目前,市场参与者通常采取合作开发的战略计划,以分摊成本费用,预计这将会促使更多的分子化合物得到开发。此外,公私合作(公共机构向抗生素生产商提供资金和创新的研发方法)将进一步支持新型研发产品的面世。比如2015年9月,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与阿斯利康签署了一项为期5年的协议,根据协议,前者将提供2.2亿美元,用于对两只分子化合物Avibactam和Aztreonam的研究。

然而,耐药性的发展(尤其是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加速,促使抗生素或整个抗生素家族失去疗效,严重影响整个市场的增长。研究人员表示,在本预测期内,抗生素的耐药率预计将会上升,不过,这可能会因菌株、地理位置以及患者种族而有所不同。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5年公布的数据,每年大约有200万人受到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其中2.3万人死亡。

多类抗生素增速高

从作用机理来划分,这一市场可以被细分为细胞壁、蛋白质、DNA、RNA、霉菌酸以及叶酸合成抑制剂。大多数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构成了部分细胞壁合成抑制剂类产品。叶酸和RNA合成抑制剂预计将在本预测期内呈现较高的CAGRs。而用来抑制转录和逆转录过程的几种抗病毒药物的开发预计将支持市场发展。叶酸抑制剂磺胺类药物预计将呈现增长势头,因为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从药物类别来划分,这一市场可以细分为头孢菌素、青霉素、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其它抗生素还包括四环素类、咪唑类、林可酰胺类和单克隆抗体,它们在本预测期内预计将以最高的CAGR速度增长。针对那些已经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患者开发单克隆抗体是这一细分市场的最大亮点。

预计肺炎、血液感染和尿路感染发病率的增加会促进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抗药性威胁日益增加,促使生产厂家开发新型组合制剂。比如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导致的感染难以用现有的抗生素治疗,需要开发新的抗生素。

仿制药引领市场

2018年,北美在全球抗生素市场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北美地区的医疗保健系统在加快对品牌产品的使用,然而,随着某些分子化合物失去独家销售权,这一地区的销售在过去几年遭到了很大的侵蚀。

而在亚太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监管改革以及扩大对仿制药的使用,这一地区也占有很大的份额。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由于制药行业增长强劲,预计抗生素市场也将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在非洲,由于某些病毒(比如埃博拉病毒)的爆发,促进了该地区抗生素市场的发展。

在抗生素市场,知名公司有辉瑞、杨森制药、雅培、葛兰素史克、赛诺菲、诺华、拜耳、百时美-施贵宝、礼来以及安斯泰来制药。目前,市场上可供使用的专利产品很少,仿制药公司引领市场。

大多数公司采取的主要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开发、区域扩张和合作开发。2016年8月,辉瑞与阿斯利康达成协议,获得了阿斯利康后期小分子抗感染业务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主要在美国以外地区)。(王迪)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