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结构化行情形成共识

发布时间:2019-07-17 16:02:18作者:魏默来源:医药经济报

券商纷纷发布医药行业中期策略

结构化行情形成共识


近期券商陆续发布医药行业中期策略,对2019年下半年的市场情况进行预判,结构化行情形成共识。

下半年:有望维持增持评级

从行业成长性来看,医药行业是有确定增长的行业。一是医药消费具有刚需性质。国内老龄化加速,带动医药行业的需求持续旺盛。二是创新带来了更多优质的药品、医疗器械,不断满足人们未被满足的各种医疗、康复和保健需求。同时,经济的发展、可支付能力的提高,使得人们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

在增长的前提下,各个细分行业也会呈现分化格局,这主要与医药市场最大的买方力量——医保的支出结构改善有关。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后,对医保资金的统筹安排、“4+7”带量采购带来医保资金的腾笼换鸟,将部分医保空间由一般仿制药、辅助用药转向创新药、医疗服务等,医保支出结构的改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医药市场各子行业之间的中观格局。

根据上海证券研报,接下来一段时期,第二批带量采购年内可能推出,市场对此已有一定心理预期:在中美贸易摩擦加深的大背景下,医药板块受影响相对较小;MSCI指数扩容、科创板推出,均对医药公司青睐有加,将推动医药板块的价值重估,尤其是创新产业链相关板块和个股。此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也将催化部分创新药的快速放量。鉴于此,不少机构对未来一段时期医药板块的表现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会继续维持医药行业“增持”评级。

投资策略:看准结构性行情

2019年下半年,医药板块的投资将集中于结构性行情中的行业龙头和细分领域龙头。

首先,强者恒强的格局已经在医药行业形成,这是产业发展所处阶段所决定的,可特别关注龙头企业,包括行业大龙头和细分领域龙头。其次,需要进一步分析政策动态、市场重大变化,以便更好地判断投资方向。当前,结构性机会仍然集中于非药板块(例如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商业零售等),以及药板块中的创新药产业链(特别是CRO、CMO、CDMO和研发型企业)。

比如国海证券研报观点就认为,创新类公司是未来医药行业“必需配置”,也是核心配置,包括创新药平台类公司、生物技术领域的肿瘤免疫方向、医疗器械领域的平台型企业和细分高端龙头。国际化方向中具备高技术壁垒/产能供给不足的注射剂等,也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并推荐高景气的细分领域龙头、进入提价阶段的 OTC一线品牌、原料药供给侧中长期具有产业升级趋势的个股等。

国盛证券方面则看好以下四方面。第一,医药科技创新领域,包括创新服务商(创新药爆发前置受益者)、创新药(部分企业已经陆续进入到收获期)、创新疫苗(大品种大时代来临)、创新器械(国产器械的加速追赶)。第二,医药企业扬帆出海,这是国内医药新政实施后制药企业长期发展的不错选择,其中注射剂国际化方面可关注爆发式增长,口服制剂国际化方面可关注专利挑战和特殊剂型。第三,医药健康消费领域,包括品牌中药消费和其他特色消费。第四,医药品牌连锁,包括药店和特色专科连锁医疗服务。

2019年下半年,建议投资应“借政策、要基本、看细分、兼估值、抓成长”。


相关>>


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呼之欲出

创新药械企业价值重估或可期


上周,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1次审议会议公告,将于6月5日召开第1次审议会议,审议包括微芯生物在内的3家企业的发行上市申请。梳理发现,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医药企业的上市申报得到受理,其中14家为医械公司,4家为生物药公司,3家为化学及原料药公司,2家为CRO。目前来看,第一批申报企业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研发投入力度普遍较强。

相比其他主板上市条件,科创板允许未盈利公司申请,并借鉴了纳斯达克和港交所等成熟市场的经验,推出多层次的上市标准,强调以市值、财务指标和科技研发为核心的上市条件,其重研发轻盈利的标准将对优质创新型医药企业的上市构成重大利好。

已受理药企普遍优质

从收入来看,2017年和2018年24家公司平均实现收入3.43亿元和4.63亿元。2018年大部分公司收入在3亿元以下,仅有2家公司收入超过10亿元(昊海生科15.58亿元;华熙生物12.63亿元)。从营收增速来看,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在2017年和2018年的平均营收增速分别为39.1%和38.9%,与A股医药类企业2017年和2018年平均营收增速相比,科创板已受理企业的营收增长能力整体较强。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方面,2017年和2018年24家公司的平均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亿元和1.10亿元,其中安翰科技在2017年亏损0.1亿元。在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企业中,昊海生科和华熙生物在2017年、2018年分别实现3.72亿元和2.22亿元、4.15亿元和4.2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于榜首位置。

从盈利能力来看,24家科创板受理企业2018年的ROE均值为22.6%,中位数为19.2%。与A股医药行业公司ROE均值9.1%及中位数9.6%相比,目前科创板申报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普遍优质,其中,祥生医疗2018年ROE最高,达53.8%。

从研发投入来看,已受理公司的研发投入力度普遍较大。24家公司2017年、2018年研发投入占比平均值分别为16.0%和14.7%,中位数为11.8%和10.3%,同期A股医药公司的研发占比均值为5.6%和5.8%,中位数为4.4%和4.5%。微芯生物研发占比最高,2017年、2018年分别达到62.0%和55.9%。

总体而言,第一批申报企业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研发投入力度普遍较强,基本为行业内较为优质的药械创新企业。科创板的推出有望为这类优质企业提供较便捷的融资渠道,加速药械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将使一级市场资本的退出途径更为便捷和丰富,激发资本市场对于优质创新药械企业的投资热情,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升级发展。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也将增厚为创新产业链提供外包服务的公司业绩。

研发实力系核心标准

与传统药企估值方法不同,该类企业的估值重点在于对其研发管线的梳理,并根据药物所处临床阶段、试验数据以及适应症市场等对其产品进行估值,然后通过现金流折现法对医药企业的净现金流进行折现,计算医药企业各个重磅产品的现值,在对各重磅产品调整后的NPV求和后,最终得到医药企业的整体估值。 

对于目标公司产品收入规模的测算方式主要分为市场、产品和转换三个部分,在此不赘述。考虑到创新药行业的特殊性,需要运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调整重磅产品的现值,以确定重磅产品的合理估值。还可以根据治疗领域对在研产品各阶段临床试验的成功率进一步分类,最终得出医药企业整体估值。

科创板以研发实力为核心标准之一,通过研发能力与在研产品对公司进行审批,有望改革我国创新药的估值体系,逐步向成熟资本市场靠拢,拉开创新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的价值差距,带动创新药械类上市公司整体估值的回升。

综上,科创板的推出,有助于市场发现创新的价值并对价值重估,利好创新产业链,包括创新药械以及为其提供外包服务的CRO、CMO、CDMO类公司。


TIM图片20190717160136.jpg

TIM图片20190717160213.jpg

TIM图片20190717160224.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