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胃肠道健康产品 成热门品类

发布时间:2019-07-17 15:51:49作者:陈白雪来源:医药经济报

胃肠道健康产品是近年来的热销品类。保健食品中,相关功能有“通便”、“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和“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从市场规模上看,“通便”产品市场规模较大,约占零售药店保健品份额的12%,“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产品则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通便”产品规模较大


据庶正康讯统计,截止2019年5月31日,“通便”产品共获批555个,其中国产产品535个,进口20个,芦荟是最常使用的原料(见表2)。

通便市场的主要目标人群是中老年人,与药店消费人群十分契合,因此,零售药店端也是传统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仅在2017年,此类产品在零售药店的销售额约为14亿元,增速为5%(如图1所示)。

通便产品市场相对集中,单品优势明显,仅2017年,排名前三位的产品合计占市场份额的68%。香丹清牌珂妍胶囊继续保持第一,碧生源跌幅则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三(如表3所示)。


调节肠道菌群寡头优势明显


截止2019年5月31日,“调节肠道菌群”获批产品数量为131个,其中国产产品128个,进口产品3个;主要使用原料为益生菌和膳食纤维(见表4)。

“调节肠道菌群”类产品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2016年和2017年的增长率达到270%和104%; 2017年在零售药店中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2273万元(见图2)。

如果说,通便市场是相对集中,那么调节肠道菌群市场则属于寡头优势明显,金士力牌益生菌粉市场份额接近七成(见表5)。


促消化类产品风头正劲


据庶正康讯统计,截止2019年5月31日,“促进消化”获批91个,其中国产90个,进口1个,主要使用原料为山楂(见表6)。 

促进消化市场规模较小,虽然保持不错的增速(2017年为25%),但整体规模较小,2017年零售药店中的销售额为778万元。

再来看看市场格局。促进消化保健品市场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不过,同样的,排名前三的品牌占到了65%的市场份额(见表7)。 


紧跟政策变化


由于制度调整,2016-2018年鲜少有新的保健食品获批。2019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计划调整一批功能声称表述,其中上述三项功能计划调整为“有助于润肠通便”、“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消化”。上述《公告》拟要求功能声称表述调整发布后,保健食品产品注册证书持有人或授权生产企业可直接调整其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中的相关功能表述,无需单独申请变更注册,已上市产品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处于受理审评审批过程的,审评机构将直接调整功能声称,申请人无需补正。

总的来说,胃肠道健康市场中,最有潜力的品类就是益生菌,近年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无论是在消费端还是学术端都盖过了其他品类。中国营养学会以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专业学术组织也纷纷发表益生菌科学共识,支持益生菌的健康功能。

另一方面,由于益生菌的不少菌种属于食品可用原料,而保健食品的审批流程相对复杂,因此市场上的“普通食品”益生菌比较常见。由于各地药店对非药品的政策不同,益生菌产品目前无法大量地进入药店渠道,更多在母婴渠道和电商渠道销售。


【结语】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基本特征是“来源于天然、提升于科技、支撑于教育、成熟于服务”,升级方向是营养健康产业。国家重拳打击行业不良行为及长效机制建立之后,行业经营进入正轨,并将呈现出快消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特征。

伴随营养健康科技的进步,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将从物质化健康消费品的提供者,升级为专业化营养干预解决方案的健康服务业。面对存量市场、增量市场尚存的市场机会,药店有望成为最大赢家。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