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新药研发热浪滚滚 三大热门依然后劲足

发布时间:2019-07-09 17:11:40作者:本报特约撰稿 闫庆松来源:医药经济报

新药研发热浪滚滚

三大热门依然后劲足


随着新的药物作用靶标和治疗方式不断被发现和应用,全球新药研发也呈现出新特点。

罕见病用药、生物药、肿瘤免疫疗法无疑是最受追捧的三个研发领域,它们是否有过热的迹象呢?

罕见病用药:快道依然这边独好

超过30%在研药物适应症为罕见病

根据欧盟的定义,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于1/2000疾病。而根据美国的定义,罕见病是指发病人群低于20万人(相当于发病率低于1/1600)的疾病。

据统计,罕见病数量已从2013年的389种增至2018年的580种。罕见病用药已成为增速超过行业平均增速的疾病领域,超过30%的在研药物适应症均为罕见病。

根据Pharmaprojects数据库最新统计,2019年,用于治疗罕见病的在研药物数量为4953种,2018年这个数字为4615种。

为推动罕见病治疗药物(简称“孤儿药”)尽快上市,各国药品监管机构都在积极出台各种激励措施。目前,全球用于加快药品审评的措施主要有获得孤儿药身份和快速审评药物资格两种方式(如“快速审评资格”及“突破性疗法”认定)。

2013-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获得孤儿药和快速审评药物资格的药物数量逐年增加,孤儿药数量已从2013年的299个增至2018年的348个,快速审评药物数量也已从2013年的50个增至2018年的269个。通过“孤儿药”身份获得快速审评资格的方式,目前仍是推动药物快速上市的有效路径。

生物药:高速增长势头不减

每10种在研药物中有4种生物药

根据在研药物来源的不同,可将全球在研药物分为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品和天然来源药物三类。毫无疑问,化学合成药物仍是候选药物的最主要来源,多年来该类药物占比均超过50%。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制药行业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主要是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转向以生物技术为中心的药物开发战略。通常情况下,使用包括单克隆抗体在内的生物技术可以实现更好的靶向治疗效果。但是,生物技术疗法的费用通常会比较昂贵,并且大多数生物制品不能口服使用。因此,在传统药物研发与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之间存在着博弈关系。

生物药百花齐放

据Pharmaprojects数据库最新统计,小分子化学合成药物目前仍是新药的主要来源,超过51%的在研药物为化学合成药物。2019年化学合成类小分子药物的数量为8285个,增幅仅为3.7%,低于全球在研药物数量的整体增幅(5.99%)。排名居第二位的药物类别为抗体蛋白类生物药,2019年其在研药物数量为2041个,占整体药物的比例为12.7%,数量增幅高达12.8%,明显高于化学合成类小分子药物。

其他生物类药物同样表现不俗。2019年细胞疗法类和核酸类生物药的增幅分别为22.5%和16.0%。在生物类药更为具体的细分类别中,同样观察到了类似的高增幅。因此从整体看,由化学小分子药向生物药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

进入行业稳定发展期

对1995-2019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非生物技术药物(尤其是传统的新化学实体药物)的地位正在动摇。生物技术药物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之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初以来,生物技术药物更是呈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多的现代生物技术正在被应用于临床实践。

截至目前,生物技术药物在全球在研药物整体中的比例,已从1995年的15%增长至2019年的39.7%。这意味着,每10种在研药物中就有4种是生物技术类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在经历了跳跃式的快速增长期之后,正在进入行业的稳定发展期。

中美欧日PK

通过对不同地区及不同研究阶段中在研药物的技术来源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传统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类公司的不同发展特点。

从数据分析发现,美国生物技术类药物发展相对领先,其中,Ⅲ期临床占比高达65.4%,Ⅰ期和Ⅱ期占比分别为39.8%和45.2%。与之相反,在日本生物技术类药物发展则非常有限,临床Ⅰ、Ⅱ、Ⅲ期占比分别为9.7%、12.8%和12.4%。除美国外,中国生物技术类药物的表现最为令人惊叹,各研究阶段生物技术类药物占比均较高,Ⅰ、Ⅱ、Ⅲ期占比分别为48.7%、44.9%和56.0%。生物技术类药物在欧洲的发展相对平稳,虽然传统制药公司仍占主导地位,但生物技术公司也在快速成长发展,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这些数据表明,生物技术类药物在不同研究阶段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

注射剂型也受捧

从在研药物给药途径的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在研药物给药途径排名居前五位的剂型包括注射剂、口服药物、外用药、吸入剂和眼科用药。从市场占比看,注射剂占比已从2018年的53.0%增至55.0%,而口服药占比则从2018年的33%降至31%。除注射剂和口服药外,其他剂型未见明显变化。

这进一步说明,生物技术类药物往往被认为是足够有效的,因此患者才会选择使用这种给药相对不便且顺应性较差的非口服产品。

肿瘤免疫:还有巨大潜力

仅1.6%的在研药物完成临床研究

从在研药物的作用机制看,目前排名居前五位的作用机制包括肿瘤免疫疗法(数量为1875个)、免疫刺激剂(1387个)、T细胞刺激剂(404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327个)和免疫抑制剂(199个)。

肿瘤免疫疗法为2015年初Pharmaprojects数据库新增加的作用机制分类,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而传统化疗则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到2016年,肿瘤免疫疗法就已位列TOP25排名的第三位,三年时间即已升至第一位。该类别的在研药物数量,已从2016年的399个增至2019年的1875个,较2018年数据(1332个)增长40.8%。2019年肿瘤免疫疗法类药物数量增加543个,而2018年的增加数量为443个。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类药物中,仅有1.6%的药物完成临床研究进入注册前、注册或上市阶段,仅有1.3%的药物上市,到目前为止成功上市的药品仅有24种,发展空间巨大,潜力有待发掘。


TIM图片20190709171113.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