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加强中西药合剂临床监管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9-05-17 15:16:51作者:梅松政来源:医药经济报

加强中西药合剂临床监管正当时


近年来,中药行业呈现两个现象:一是中药注射制剂等中药制剂因不良反应问题而被要求修改说明书的案例增多,并出台了限制部分医疗机构使用等制度;二是部分地区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中药制剂行业,有的中药制剂企业已建立了从生产到销售的服务链。

作为一名从事中医诊疗工作20多年的基层医生,笔者经常会遇到中药制剂企业的营销人员。其中,他们推广的既有中药成分又有西药成分的中药制剂尤其值得一提,如:维C银翘片、腰息痛胶囊等。这类药品有的被定论为中成药,有的被定论为现代医药,有的属于非处方药,有的属于处方药。将中药成分与西药成分“结合”制成一种药物,是对传统中医药的升级发展,也是对现代医药的推陈更新。这类药品正确应用于临床,或能让更多患者受益。一方面,中药成分与西药成分结合,能互减对方的不良反应,互提对方的临床疗效;另一方面,减少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的重复性,运用一种药物就能达到多种药品疗效。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中西药合剂也不例外。比如,一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到底归属于中药成分,还是归属于西药成分,看似有章程可循,确无规定方法确认。同理,当患者使用后,有明显疗效归属于中药成分功效,还是归属于西药成分疗效?或者,患者使用后无效,如何定论?从这一角度来说,更应该加强中西药合剂的临床监管,尽可能减少此类药品的诞生,毕竟,这类药品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例如,当患者服用腰息痛胶囊后出现胃痛,甚至并发胃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该归属于所含中药成分的草乌、海风藤等,还是归属于所含西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因此,对中西药合剂的监管不可缺失,对中西药合剂的审批应慎之又慎,否则,不仅影响企业发展,甚至可能波及到整个中医药行业。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