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4+7”改变品种格局 市场向新稳态过渡

发布时间:2019-05-08 16:32:28作者:见习记者 宋一宁 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今春四月,“4+7”带量采购已在11个试点城市全面铺开,截至4月中旬,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量达到了4.38亿片/支,完成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超出预期。实际上,首批带量采购名单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血压、精神类疾病和乙肝等重大疾病用药的市场格局,在政策推动下,中标品种将迅速占据市场,推动药企更积极地投入一致性评价行列。


原研药压力空前


在“4+7”带量采购启动以前,过期原研产品在国内的“专利悬崖”效应不明显,一直保持较高定价策略,仍能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带量采购第一批中标的25种药物名单中,超过15种都是市占比超过50%的外企原研药。而此次中标结果显示,除了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片和中美上海施贵宝的福辛普利钠片中标以外,其余均是国产仿制药中标,未中标的原研品种将角逐国内剩余一半的医院市场空间。加之后续政策影响,相关原研药至少降价30%~50%。

下一步,以通用名执行同一医保支付标准的落地将进一步冲击原研药价。医药政策研究专家耿鸿武指出,原研药专利保护过期后,需要根据合理的定价标准调整其定价,帮助过专利期原研药实现“价格回归”,于两三年内渡过“专利悬崖”,在市场中达到新的稳态。


中标品种借势放量


在首批竞标中,京新药业和华海药业均中标3只以上,暂时领先。日前,京新药业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Q1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45%,十分亮眼。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京新药业的中选药品中,瑞舒伐他汀2017年的终端销售额过50亿元,其中京新药业占据13.37%份额,其最大竞争者阿斯利康占一半以上份额,而今年,这一局势或将被颠覆。另外,京新中标的左乙拉西坦、氨氯地平去年市占率均在1%以下,其最大竞争对手均为市占率80%以上的原研药,这两款产品有望借助带量采购迅速放量。

华海药业则在2018年财报中披露了2019年度经营计划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不过,其披露的Q1季报显示营业收入11.99亿元,同比下降约3%。华海药业中标的6个产品包括4款高血压药物及2款精神类药物,能否在后续放量中帮助业绩实现逆转是关键。华海方面表示,将抓住一致性评价带来的窗口期,抢占“4+7”试点地区以外的市场。

安信国际近日发布《医药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带量采购政策基本成型,执行结果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今年下半年将逐渐显现。


“第二批”箭在弦上


日前,上海医药发布盐酸二甲双胍片过评公告(该品种已有5家企业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华润双鹤发布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过评公告(该品种已有5家企业通过或视同通过评价);江苏吴中发布盐酸曲美他嗪片首家过评公告……随着企业持续“收割”一致性评价成果,业内人士认为,启动第二批带量采购的品种条件已经成熟。米内网还遴选出42个有可能纳入第二批国家带量采购清单的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和抗肿瘤药物最受关注。

在第一批经验基础上,主管部门或将对相关企业的供应保障能力、质量控制能力提出更为明细的要求。采访中有专家指出,“下一步,相关部门需要构建更加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综合考虑量价关系,加强企业根据市场自主报价的自由度。同时,临床使用药品应结合患者实际,给予患者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另有相关人士表示,企业和监管部门需要就应对原料药无序涨价、原料药短缺等构建合理机制,防止因某个不可控因素冲破低价中标药品“薄利”的最后一道防线而造成药品断供或短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