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保用药洗牌 哪些品种或出局

发布时间:2019-05-08 16:10:46作者:本报记者 刘卉来源:医药经济报

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启动。国家医疗保障局《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对外发布,此次医保目录调整统筹考虑药品结构,明确调入和调出机制,医保用药面临洗牌。

对于国家医保局成立后首次医保目录的全面调整,官方释出的信号十分明确:国家目录调整要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要充分考虑临床需求。这意味着医保“腾笼换鸟”逐步深化,刚需药物地位进一步突出。

“那些无效、低效、安全风险高、疗效不确定的药品包括辅助用药终将被调出目录。”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黄燕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后,医保目录准入门槛会进一步提高。那些用药者反映强烈、不良反应异常频发或疗效存疑的医保药品包括辅助用药,要优先进行综合评价。


医保基金用在“保基本”

不是医保目录越短越省钱,而是医疗控费越强越省钱


医疗消费需求的增长永无止境,在医保基金备受压力的情况下,国家医保目录如何守住“保基本”的底线?资料显示,国家医保目录不断增补,2009年版医保目录药品总数达2196个,2017版增加了339个,达2535个。有观点指出,医保目录2000多种药品不乏性价比低的辅助用药,占据大量医保基金,应制定筛除机制,真正把医保基金用在“保基本”的刀刃上。

“应转变一个观念,即节省医保基金,不是医保目录越短越省钱,而是医疗控费越强越省钱。换言之,节省医保基金,医疗控费须前移。比如分级医疗制度要覆盖全国;加强医保药品适应症管理,对症下药;医保按病种支付等。”黄燕提醒说。

多家券商研报分析认为,《方案》顺应了医保“腾笼换鸟”的核心主线,突出临床刚需药物的地位,在高临床价值的优质创新药持续受益的同时,目录调整也并非只进不出,经过专家严格评审、不具备条件的药品也要调出目录。国金证券的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临床疗效不明确的辅助用药将面临危机。

“如同企业能上市也能退市、人员能上能下,医保药品也要能进能出。”黄燕分析认为,只进不出,说明市场机制没有发挥作用,不利于营造产品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的环境氛围。

采访中,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将无效、低效、高风险药品纳入医保,无异于浪费医保基金,也是对用药者和优质产品的不公平。所以,必须加强医保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为药品调出机制提供关键依据。“建立筛除机制,可以扭转业内鱼龙混杂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不仅需要医保目录和医保药品精细化管理,医保基金本身也需要精细化管理,管控好医保基金年终结余(结余过多过少均不合理),做好开源节流。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医保基金花在刀刃上。即将出台的《医保使用监管条例》,相信能够为医保基金节流保驾护航。


辅助用药再受关注

辅助用药是进一步限定适应症,还是直接被移出医保目录,值得关注


从趋势上看,“严出”仍将可能是此轮医保目录调整的基调。

一直以来,医保目录对医药市场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药品的适应症疗效是否明确,会对其被调入或调出医保目录带来直接的影响。2017年公布的医保目录已经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范围限制在二级以上医院或限制适应症,化学药辅助用药也限定了适应症范围,这对相关市场造成了不小冲击,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受到了影响。

某上市药企在2018年年报中介绍,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中药注射剂品种销量均有下滑,公司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销售和推广也面临困难。其中,2018年参附注射液等产品受政策影响销量下滑。该企业表示,经过几年来的逐步调整,原在处方药业务占比较大的中药注射剂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逐步下降。

在本轮医保目录调整“充分考虑基金承受能力和临床用药需求”的背景下,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无疑将面临一定压力,2019年国家级辅助用药目录公布后,这些品种是进一步限定适应症,还是直接被移出医保目录,值得关注。


哪些产品或调出

一些老的缺乏循证证据、实际已经退市、没有厂家生产和销售的品种,2018年版基药目录被剔除的中药产品,原属于289目录但没有厂家启动一致性评价的口服药,或调出医保目录


事实上,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饱受争议的两大问题在于:超适应症使用和用药疗程不规范。有媒体曾报道称,解放军第474医院药剂科对院内辅助用药调查中发现,适应症不适宜、重复用药、随意换药的现象频繁发生,如质子泵抑制剂(PPIs)就存在过度使用。此外,另有报道指出中药注射液也存在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使用的现象。

以上品种如果被调出医保目录,其市场或将急剧萎缩,“杀伤力”可能远远大于重点监控。“临床用药将越来越趋于合理,某一药品要想成为医药市场主力,就需要凭安全性、有效性说话。”有分析人士建议。海通证券分析认为,医保目录内药品限定适应症报销,核心适应症进入医保更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施维雅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蔡宇指出,经过2017版目录的精简和适应症加限,现在保留在国家目录内的辅助用药已经不多,对照各省报上来的辅助用药数据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辅助用药都是省级增补,或是在省级调整了适应症限制的产品。所以,除了少数辅助用药调整,调出目录应该还会有一些老的缺乏循证证据、实际已经退市、没有厂家生产和销售的品种。特别是随着一致性评价和“4+7”进展,很多更好的二代三代药物都到了“地板价”,没必要在目录内保留那么多老一代药物。

此外,2018年版基药目录被剔除的中药产品、原属于289目录但没有厂家启动一致性评价的口服药,业内预计也有可能被调出医保目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