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探路

发布时间:2019-04-30 19:17:04作者:梅松政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说:对于中药临床研究而言,仅有“指导原则”还不够,研究过程还要有具体细则出台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探路

有“原则”是第一步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印发《关于6个中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网上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自2016年起,滚动启动了42个指导原则的制修订工作。目前,《中药新药用于慢性便秘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新药用于小儿便秘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六项指导原则已完成起草工作,现上网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征求截至2019年8月4日。

中药新药研究在路上

对于中医药发展而言,离不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也就是说,完全遵循古代中医药发展方式,皓首穷经去从事中医药,道路不易。相反,脱离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思路去发展中医药,同样会步入“死胡同”。

中药临床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比如,单味中药治疗某种疾病的临床研究、某种疾病对某些单味中药临床研究、单味中药对某种疾病某个证型的研究、单味中药对某种疾病某个临床症状的临床研究、复方制剂对某种疾病,以及某个证型、某个临床症状、某些人群等的研究等。正因为此,中药临床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有着不可估量的行业效应。

不过,对于中药临床研究而言,究竟该遵循中医药思路去研究,还是运用现代医学模式去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特别是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若遵照中医药思路去研究,很难做到真正对病对证,因为中医主要以“证(候)”为治病“主道”。若遵照现代医学模式去研究,容易导致中医药陷入“中医西化”的深渊。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事业发展仍旧“在路上”,甚至是在“探路”之道上。

满足多元化药物选择

正如《通知》指出,国家药监局从2016年开始已启动了42个指导原则的制修订工作,而此次一次性贴出6个中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说明关于中药新药运用于单个疾病的临床研究或将迎来“原则轨道”时代,有章可循,有路可走。研究制定更多病种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利于开发研究出更多有效的适合于临床的中药新药,对于中药新药行业发展来说是一条有效路径,甚至是捷径。

比如,在《中药新药用于糖尿病足病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对糖尿病足的定义、临床试验目的和定位、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受试者选择、排除标准、对照选择、疗程与观察时点设计、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试验的质量控制等项均有详尽的规制,遵照这些指导原则参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有利于找到治疗糖尿病足病有效的中药新药,从而满足糖尿病足患者多元化的药物选择。

提高研究真实性

然而,对于中药临床研究而言,仅有“指导原则”还不够,研究过程还要有具体细则出台。比如,受试者人群、证候标准、受试过程、受试后的疗效、受试者所用药物等,每个环节都不能掺假,需要有真实、严谨的结论。如何确保上述环节的真实性,则是一个值得深层次考虑的话题。

举例来说,《中药新药用于慢性便秘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根据2017年最新发布的《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及中医对慢性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主要分为热积秘、寒积秘、气滞秘、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7个证型,但不限定于这7个证型。若采用其他中医证型,应符合中医理论认识并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其中,热积秘的主症:①大便干结;②腹胀或腹痛;次症:①口干;②口臭;③面赤;④小便短赤。舌脉:舌红苔黄,脉滑。如何选择符合这些临床标准的病例极具考验,因为临床上很多病人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很难有“教科书式”的标准。

因此,对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来说,更应该把防范“以假乱真”现象放在重要位置,杜绝虚假的研究结果问世。否则,可能浪费研究者心血,影响中药新药事业的发展。有规范的指导原则仅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开发的第一步,还应有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这样才能让中药新药最终货真价实地走上临床舞台,为患者带去中医药健康福音。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