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海南“三大工程” 帮扶贫困村摘帽

发布时间:2019-04-30 18:32:47作者:贺澜起 彭细梅来源:医药经济报

从牛羊随意放养、畜禽粪便随处可见,到公厕、垃圾桶、保洁员一应俱全环境整洁;从村民人均约3000元年纯收入,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约8353元;从因不会讲普通话甚至海南话而无法与外界交流,到走进现代化企业工作……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旧地村在海南省药品监管局(原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帮扶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015-2018年共有41户11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9.1%降至0.67%,实现贫困村摘帽。

旧地村位于白马井镇,由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组成, 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46户215人。旧地村村民文化程度偏低,说地域性方言儋州话,仅土生土长的儋州人能听懂。大部分人不会说海南话,更谈不上普通话,因语言交流障碍,年轻人很少外出打工。村里很多年轻人不会使用电脑,也不会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兴社交工具。海南省药监局因地制宜,通过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三大工程”,有效开展帮扶工作。

基础扶贫

2015年,当帮扶人员刚到旧地村时,该村在儋州市和白马井镇的卫生评比中,多次位列倒数一二名。帮助村民改变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成为帮扶的首要目标。

经过研究和规划,局里多方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对旧地村进行整村改造。目前,已完成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修缮农田水利设施4.95公里,修建2条进村道路、硬化了7个自然村内36条村巷道路路面,修建水沟50多条,铺设自来水管网工程12.4公里,安装了98个路灯,建成新办公楼一幢、文化室1间、舞台2座、文化广场1个、篮球场1个,安装体育器材1套,此外还在村内配备了垃圾桶、修建了公厕、聘请村民当保洁员。实现人畜分离,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村门前“三包”,鼓励村民对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

产业扶贫

旧地村虽然贫穷,但自然环境好,没有污染,大部分涉农产业都能在旧地村发展。该局因地制宜,利用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能优势,结合旧地村资源现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行模式,以中华花龟、黄喉拟水龟、本地小种鸡的养殖为切入点,发展养殖业,鼓励引导贫困户入股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45户贫困户共226人参与儋州金龟王养殖。

2018年8月,合作社共拿出价值4.5万元的900只种鸡和销售“旧地生态鸡”所得利润5万元,给贫困户按股金分红,33户贫困户163人入股海南忆家食品有限公司(土糖加工厂)。该局还发动爱心企业帮扶资金13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建设蛋鸡生态养殖基地。该项目的土地平整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后续建设正在进行中,预计年产出净利润72万元。

智力扶贫

针对旧地村村民与外界交流的语言障碍,该局帮扶人员从鼓励年轻村民说海南话、普通话、学电脑入手,架起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帮扶人员为村委会安装了电脑,教村里的年轻人学习使用电脑,利用电脑填写报表、编制PPT等。定期组织村干部、党员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收看海南省委省政府开办的“脱贫致富夜校”电视课堂。该局还发动全局干部职工捐书捐报,为旧地村建起一个村图书室;协调镇政府教育帮扶学生13户242人,发放教育补贴40多万元。组织100位村民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培养出村集体经济致富带头人3人。

在该局的帮扶下,20多人走出了旧地村,或担任商品林护林员,或在镇上担任交通安全员,或进入海口等城市的企业打工。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