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30 15:33:05作者:李从选 代航来源:医药经济报
人工智能落地中医馆案例扫描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优势在于随着规模的扩张,一件事物经营的边际成本逐渐向零趋近。当前中医诊疗消费群体中,年轻人占比越来越大,据调研结果,综合全国情况,45岁以下患者人数约占80%,消费群体年轻化,且女性多于男性,尤以30~40岁女性占比最为突出。中医人工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需要新的中医“互联网+”模式的出现,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介绍几种当前人工智能在中医馆的应用方式,了解中医馆如何乘互联网东风,提供中医线上复诊、药品配送、诊后随访等服务。
[方式1] 打造中医大脑引擎
聪宝科技依托人工智能,打造中医大脑引擎,建立中医智能共享生态平台,让中医产业上下游的智能硬件、中医教学、中医诊疗、中医养生等形成连接,融合中医诊疗、养生等各个环节,实现中医智能化发展,让中医更加生活化。
例如,开发国医大师智能机器人辅助治疗系统、中医治未病中心智能云系统、中医远程特许服务平台,赋能全国各地中医馆。其中,国医大师机器人包括国医大师王琦机器人系统、国医大师朱良春浊瘀痹(痛风)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智能经络辅助诊疗系统等。又如在浙江海盐县部署中医智能云系统,实现“县-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全覆盖,部署国医大师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实施中医智能诊间系统,打造中医基层化、应用智能化、服务一体化的“海盐模式”。同时,实施中医智能医联体建设,帮助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中医药服务一体化。
其未来计划是在100个区域中医医联体、2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布局重点专科专病国医大师机器人。在笔者看来,中医人工智能机器人辅助诊疗系统的技术含量较高,有望成为中医馆提升医技、解决名老中医稀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方式2] 网络直播式教学
北京慈方中医馆由中医医生发起,并与业内同道共建,以智能化“慈方名医会诊系统”和“慈方导引针灸术”“慈方点穴术”等独特经验为支撑,利用中医人才优势,聚焦内外妇儿等各科复杂疑难病的诊治。同时,聘请中药师保证优质中药饮片的供应,以保障疗效。
此外,运用智能系统辅助看诊,利用医生信息获取工具、智能决策工具、研究分析工具等诊疗工具提高诊断准确性。并且坚持“复杂疑难病解惑现场直播”,举办四肢皮肤瘙痒、粗糙干裂、剥脱等网络直播式案例教学培训,从而惠及医生、患者以及中医爱好者。
[方式3 ] 升级检测系统
南京同仁堂的中医人工智能实践主要体现在诊疗效率与水平的提高上。开设了基于九种体质的舌诊系统应用,通过AI检测,分析用户舌像图片,得出舌色、舌苔状态等信息。笔者走访发现,目前上海一些民营医院也引入了中医舌象分析仪,采集并分析了几千例舌图像,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此外,同仁堂还引入了中医面诊检测分析系统。据介绍,该系统采用形状模型ASM(Active Shape Model)实现对眼睛、鼻子等器官进行定位,提取出额头、下颏和两颧区等人脸区域。依据中医面诊三焦五脏专业理论,结合30万人脸库大数据分析,通过对病人面部图像进行分割,得到面部颜色、光泽和口唇定定量分析结果,结合医生的诊断,给出中医诊断报告。
[方式4] 建设面向基层的可溯源平台
修正健康集团建设的互联网+远程智慧医疗健康馆系统是以中医工作站为基础,基于国家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成安全、可控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系统。该系统运用数据集成、应用集成、设备集成及统一安全认证、溯源监管技术机制,向不同对象提供多样化的中医医疗健康服务。其目标是撬动基层医疗市场,在2020年覆盖2300座县镇,在2017-2020年完成至少10万家健康馆的建设。
[方式5 ] 智慧药房
利用互联网完成所有辅助服务,是康美药业智慧药房目标。只要在该药房手机客户端下单抓药,药店可以实现市内12小时内将煎煮好的中药当日送达。在店下单的客户可以享受免费的互联网体检服务。
“互联网+中医药”在实践中发展出多种“智慧模式”,除“智慧药房模式”,还有远程医疗网络就诊,如乌镇的互联网中医院。这些尝试,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中医馆的服务方式有望拓展“体检、看病、买药、煮药、送药”一体化模式。
[方式6] 嫁接中医诊疗流程
乌镇互联网国医馆尝试赋中医药以广而无界的互联网新动能,将大数据嫁接进“望闻问切”的古老诊疗手法中,循序渐进地为中医寻求互联网时代发展新方案。互联网国医馆内,“智能医生”能够为百姓提供在线体质辨识,利用远程设备连接数百家医院的中医问诊咨询,中药颗粒制剂实现自动精确配方、在线配送。
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的“悬壶台”系统,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将1441条证型、1528条药物禁忌、数千个处方、上万条知识条目凝聚成一套涵盖疾病证型、治法、体质、处方、配伍的云化解决方案为中医生提供临床决策支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悬壶台已接入310家中医服务机构,覆盖浙江省11个地级市,累计开出处方近160万张,成为应用最广的中医“智能医生”,并作为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的“辨证论治”核心,在全国推广应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