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涨幅连续多年弱于化药 中药市场迷局待破

发布时间:2019-04-30 14:40:58作者:本报记者 张松来源:医药经济报

涨幅连续多年弱于化药 中药市场迷局待破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告,依旧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等中药产业环节列入鼓励类目录,中药相关企业又迎新一轮发展机遇。紧锣密鼓出台的监管调整政策传导至产业催生了何种效应?或许能从市场呈现的数据中窥得一二。

注射类中成药市场明显萎缩

在4月8日举行的2019年中国中药产业高峰论坛上,米内网零售中心总监林赟在《中药产品终端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药品终端总销售约为2万亿元,过去六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3%。尽管药品市场规模再创新高,但中成药在终端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根据报告,公立医疗终端中成药的涨幅已连续多年弱于化药,中西并重的传统地位在逐年下降。从中成药各剂型份额来看,注射类产品下滑趋势尤甚,从2017年开始出现了2.5%的负增长。“受部分医院门诊停止输液、控制药占比及限制处方辅助用药等因素影响,注射类中成药市场明显萎缩。”林赟在会上坦言。

在对2017年公立医疗机构注射中成药销售额前十位的品种分析中,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无疑是赛场上的主角,在该榜单中占有九个席位,其中血栓通、血塞通、丹红分别位列三甲。总类别占比高达46.7%的前十个大品种与同期相比,皆无一幸免销量下滑的命运,平均降幅为4.8%。

自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辅助用药问题开始牵动行业神经,福建、河北、江西等多地均已作出积极响应。当前还没有明确且统一的标准来界定何为“辅助用药”,尚未建立科学性评价以证明具有临床价值的中药制剂显然首当其冲地受到波及。

政策走向依然需要行业保持关注,一些企业已然在寻求解决方案。前述提及的血栓通是中恒集团旗下梧州制药的核心产品,根据2018年报,面对注射中成药的政策趋紧,梧州制药开展了血栓通注射剂标准化建设和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工作以完善临床有效性证据链的策略,对自身品牌大有裨益。尽管销量比上年下降了21.18%,但仍有近1300万盒出库。在新产品发力和“两票制”政策全面落地的加持下,制药板块实现扭亏为盈。

昆药集团的拳头产品血塞通亦在监管严控的浪潮中成功逆袭。2018年报披露,在医保受限、“辅助用药”缠身的情况下,昆药采取再评价和二次开发的举措保持血塞通注射剂稳定;同时注重产品结构调整,从依赖针剂向口服、创新给药方式拓展,血塞通软胶囊、血塞通片的销量分别出现了7.63%和27.04%的增长,助力心脑血管治疗品类贡献了超过36%的企业营收。梧州制药和昆药的应对策略或能为同行企业熬过这波寒冬指明方向。?荩(下转10版

饮片销售占比提高

在中成药市场遭遇严冬的当口,中药饮片却是一番春暖花开的景象。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开资料显示,中药饮片加工营收比重从2013年的5.8%逐年上升至2017年的7.3%。业界普遍认为,中药饮片在低迷困境下逆势增长,除得益于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消费者保健养生需求大幅度提升外,中药饮片高毛利特点才是市场终端纷纷提高销售占比的主因。

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4月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宣布“全部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使得中药饮片仍然可以享受超药品的加成待遇。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都保持着15%左右的加成,零售药店加成幅度更大,成药和饮片对各家而言孰轻孰重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米内网《中国城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终端竞争格局》,从中药饮片的细分品类来看,在零售终端药食同源的饮片品种超过四成,品种虽少的贵细药材创造了超过四成的销售贡献,补虚药类饮片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随着“治未病”中医药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中药饮片发展空间广阔。

中药饮片按中医药理念由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而来,产品质量取决于源头原药材。值得注意的是,高低品质的原药材价差正在加速拉开。据中药材天地网,河北家种防风价格下跌到每公斤10元以下以致出现烂市,而内蒙古野生防风价格暴涨至每公斤360元以上还存在多市场断货,低残人参与高残人参、道地多年生黄芪和普通家种黄芪等多个品种价差显著。

九州通集团九信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志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产业目前来说相对落后,整体呈现“多小散乱”的局面。“企业数量多但规模普遍比较小,质量意识淡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很难分辨产品好坏,常常将劣货当良货。”生产端的盲目扩张必将在行业洗牌中逐渐退出舞台,中药企业推动质量溯源体系建立、经典名方制剂开发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是大势所需。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