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抗菌药 合理使用建长效治理机制

发布时间:2019-04-17 16:11:20作者:黎东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来源:医药经济报

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遏制细菌耐药。这已不是第一次发布相关《通知》,但多年来的治理效果还有待提高,要根治滥用抗菌药物这一顽疾,必须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滥用没有赢家


在笔者看来,滥用抗菌药物是多方主体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以药补医”的补偿机制是现实基础,一些药企的利益导向是重要的外部推动力,患者的不良用药行为则是“内需动力”。

医疗行为必须遵循对症下药和因病施治这条金科玉律,违背医疗规律的行为和掺杂了其他利益诉求的用药行为,只会导致不良后果,最终没有真正的赢家。滥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后果很多,其中最严重的至少有三:

一是导致耐药性。抗菌药的耐药性是指细菌产生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现象,这是抗菌药物、细菌本身及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抗菌药杀死的是敏感菌,而耐药菌可能“幸存”下来并繁殖、传播,即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会引起耐药性的发生。滥用抗菌药物即是无限扩大了耐药性的发生程度,导致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二是导致医疗行为失当。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地方,一旦被经济利益“劫持”,就有可能会把仁心仁术抛诸脑后。如果对症下药和因病施治这一医疗常规被付诸东流,必然导致医疗行为严重失当,临床合理用药就会成为空话。

三是百姓健康严重受损。一旦抗生素失效,我们的生活中就将充满危险,轻微的擦伤都有可能带来死亡,轻微的耳部感染就可能引起耳聋。WHO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全球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相当于每3秒钟就有1人失去生命,危害将超过癌症。


机制先行


机制先行才会产生良好效果,这是管理的常识,更是社会共治共理的黄金法则。

1.制度先行  主管部门从源头到过程建章立制。从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模式、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能力、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重点环节管理、提升抗菌药物管理水平、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等领域制定“国家标准”,指导各级医疗机构依章行事,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过程监督,对违规者严肃处理。

2.慎独善行  医院的医疗行为回归医学本源。医院和医生必须对医疗行为有足够的敬畏,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医生的体面收入都建立在以技养医和优质服务上。

3.绿色营销  药企追求利润源于经营有方。绿色营销就是守法经营,就是从保证患者健康出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谋财害命,不能权力寻租,不能恶性竞争。抗菌药物是临床必需的,药企要占领市场自有客观“定律”,而不是采用非法手段“人为”拓之。

4.理性就医  患者治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普通民众和患者要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盲目地自己购买抗生素使用。更不要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医疗效果,盲目相信抗菌类药物的奇异功效。患者要充分认识抗菌药物使用误区和不合理使用的危害,纠正不规范的自我治疗行为,在谨慎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遵医嘱、足剂量、足疗程地使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