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5 16:13:53作者:朱仁宗来源:医药经济报
在经历2017年的短暂升温后,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有些不及预期,影响原料药的国际需求和贸易稳定性。一是欧盟、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受失业率较高、消费负债过大、投资增速不理想等原因影响,经济增长乏力,例如欧盟领头羊的德国,2018年GDP增速仅为1.5%,创下五年新低,韩国也因出口疲软GDP增速创下六年新低;二是除中国、印度之外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如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受国际事件、国内矛盾等影响,经济表现虽有起色,但仍不如预期;三是受全球购买力减弱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增速也在下降。
此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后还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例如中东、东欧等的一些国家地缘政治矛盾、军事冲突不断,影响商品贸易和生产投资;美元持续加息造成一些新兴经济体汇率波动,导致外汇流失、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出现逆全球化浪潮,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扰乱了世界贸易格局和秩序。在这些不确定因素面前,IMF和世界银行均下调了2019年、2020年全球GDP增速预测。
贸易壁垒不断涌现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新的贸易壁垒不断涌现,成为我国原料药国际业务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吸引全球目光,互加关税导致商品贸易门槛提高,虽然今年初以来出现了积极的信号,但已对中美原料药贸易造成了影响。尽管中美谈判有望取得积极进展,但贸易领域仍会反复交锋,原料药进出口贸易不可避免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印度为了平衡本国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出台政策提高进口门槛,从提高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到要求提供相关的单证信息,或多或少影响双边正常的原料药贸易;受美国对伊朗恢复制裁影响,我对伊原料药出口额大跌20%,不少企业放弃或减少对伊出口;印尼近期出台新规,要求所有商品包括药品都要进行清真认证,这将给我国的原料药出口增加难度。
监管趋严形势难解
国内外医药监管力度持续提升,对我国原料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逐渐深化,倒逼原料药品质提升必须跟上步伐;缬沙坦事件引爆原料药监管,为我国原料药产业上了一堂大课,相比通过国内外标准认可,企业更应该重视产品质量提升和工艺创新,苦练内功;《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增补本发布,更多的原料药品种被纳入标准管理;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当选ICH管理委员会成员,预计未来在原料药生产管理规范上会与ICH的GMP指南逐渐对接。
国际方面,欧盟官方虽然整体上降低了对原料药工厂的检查频率,但对中国和印度工厂的检查丝毫没有放松,2017-2018年共对中国原料药工厂发布了5份GMP不符合报告。得益于之前数年的严格和频繁检查,FDA可能认为中国原料药质量高风险企业已不多,近年来对中国的检查次数和比例有所降低,开始进入批准前检查和日常维护监管的阶段。
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今年“两会”刚刚结束,财政部、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就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降低了制造业增值税。这对于我国原料药制造业和出口事业来说,将是一项长期的利好。
去年底,财政部发文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包含30余项海关税则的原料药商品降低进口关税,其中列名抗癌原料药52种、罕见病用药原料4种、常规用药原料4种,也为原料药进口带来政策利好。预计2019年我国原料药进出口贸易仍将维持稳定增长,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进口规模有所恢复。(朱仁宗)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