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安徽:倾全局之力 奏响扶贫“最强音”

发布时间:2019-04-10 17:35:27作者:杨成松来源:医药经济报

安徽:倾全局之力奏响扶贫“最强音”


“一人在扶贫前线,全局是扶贫的大后方”,这是安徽省药品监管局秉承的扶贫工作格局。长期以来,安徽省药监局党组一直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始终牢固树立“抓好脱贫工作是最大政绩”的理念,选择“最能打”的干部驻村扶贫。 

如今,扶贫工作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新成效?为此,笔者进行了采访。 

从送钱送物向送措施送门路转变

安徽省药监局定点扶贫村共有三处,分别为涡阳县马店集镇大高村、利辛县巩店镇丁寨村和阜南县龙王乡杨郢村。 

安徽省局党组一直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选择“最能打”的干部驻村帮扶,制定多项措施推动工作,形成了“工作队在扶贫前线,全局在扶贫大后方”的工作格局。持续发挥单位职能优势,充分利用政策、信息、人才等资源,持续加大中药材产业扶贫力度,着力推动定点帮扶,实现从送钱送物向送措施送门路转变,从精准脱贫向乡村振兴转变。

安徽省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更是率先垂范,亲历亲为。2018年3月16日,时任原安徽省药监局副局长的吴丽华(现任安徽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组织召开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各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产业项目推介情况,组织驻村工作队与亳州同仁堂、安徽珍宝岛医药药材贸易有限公司签订《扶贫合作协议书》。

2018年以来,吴丽华局长先后5次赴涡阳县马店集镇大高村、利辛县巩店镇丁寨村和阜南县龙王乡杨郢村走访慰问贫困群众,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实地考察安徽省局援建的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中药材种植基地。

贫困群众种植中药材走上致富路

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2018年,安徽省局充分利用政策、信息、人才等资源,继续聚焦中药材种植养殖和初加工,持续加大中药材产业扶贫力度,实现贫困户增收和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 

目前,大高村种植板蓝根近500亩、菊花200亩、亳牡丹50亩、蔬果大棚22亩、蟾蜍养殖5000只,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收30余万元。新建一座5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主要发展中药饮片前处理和包装产业。 

丁寨村种植(含套种)杭白菊、黄蜀葵、桔梗等中药材1100亩,每亩收益1000元/年;建成了700余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和驿站,与南京郎泽医药有限公司签订长期租赁合同,并于去年8月底投产进行杭白菊、黄蜀葵、辣根等中药材加工,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以上,带动11个自然村和周围行政村的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杨郢村利用单位专业资源,组织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到亳州市、太和县两地参观考察,首期260亩薄荷种植项目已于去年种植并收益,今年又已引进紫苏、白术、知母、马鞭草、凤仙花等中药材项目试种,为进一步发展大面积种植摸清了路子、奠定了基础。 

助力脱贫攻坚扮靓美丽乡村

去年以来,安徽省局组织开展了“点亮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捐赠活动。协调驻丁寨村工作队和亳州市中药饮片行业协会,组织亳州市21家中药饮片企业通过协会向丁寨村捐赠21万元资金,用于6个自然村主干道的“亮化”工程,新建路灯104盏,亮化公共道路6公里。

在资金投入方面,安徽省局使用综合定额办公费结余,安排丁寨村扶贫车间和扶贫驿站及附属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采购资金40万元,安排大高村大高小学新建校园征地费用30万元。针对杨郢村医疗条件落后的实际,协调专项资金20余万元,用于建设标准化的村卫生室。

此外,安徽省局机关各支部、直属单位党组织及广大干部党员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员活动日主题,联系、协调省执业药师协会、省医药商业协会、省药品零售协会和安徽天星医药集团、国药控股安徽有限公司、立方药业、河南医美集团等10多个协会和企业党组织,先后20多次赴3个定点扶贫村开展“送资金、送项目、送技术、送物品、送健康、送服务”活动,累计捐款捐物价值40余万元(含价值10万元的药品)。

2019年,安徽省局将持续发挥职能优势,充分利用政策、信息、人才等资源,聚焦中药材种植养殖和初加工,持续加大中药材产业扶贫力度,重点指导3个定点扶贫村实施申报的10个扶贫项目。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