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0 17:05:03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 见习记者 宋一宁来源:医药经济报
“收割”智慧医疗需要哪些智慧
管理逐步规范,基层资源有待激活
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下称“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系统,为各地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参考标准。据悉,卫健委日后将指定机构根据该标准的细则开展评估工作。
企业争夺优势资源
在政策扶持下,国内各大医院相继进行医疗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医药行业领军企业也纷纷加入智慧医院的建设大军。其中,广药集团于2017年9月联合科大讯飞打造人工智能医院服务体系,尝试对医疗信息化的可能性进行深度摸索。华润医药于2018年12月联合北京航天总医院推出“智慧医院+处方流转平台”,进行“互联网+医疗”合作模式探索。
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也正进一步对医疗行业展开深入布局。阿里健康正在整合现有医院服务和资源体系;腾讯将挂号、就医、支付、票据进行一体化统筹;百度推出“拇指医生”APP;金山云在国内率先部署医疗云平台,并接入人工智能技术……
中国市场调查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智慧医疗投资规模约为552亿元,预计到2020年投资规模将超过900亿元;同年,全国已上线的互联网医院数量达82家,另有13家正在建设中。
可以说,现阶段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已逐步成形,各企业从在线挂号问诊切入医疗行业,逐渐深入到与医院建设和管理的层面,打通全链条,进入医疗市场优势资源争夺阶段。企业与医院通力合作,势必会在国家的精准调控下实现更加规范化的智慧医疗布局。
然而,在智慧医疗市场规模迅猛扩张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本热钱进入主要城市和三甲医院,对其他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热情,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前提背景下,这一现象容易加剧医疗服务质量的城乡差距。智慧医院为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将患者的信息安全暴露在风险之中。
“一直以来,政府致力于从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成本这三个方面提高民众就医满意度,而医疗服务到底怎样去改善,什么是‘好的医疗服务’?还缺乏可执行、可落地、可衡量的标准。”金山云健康医疗大数据生态群总经理焦桐在采访中表示,此次印发的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文件,为医院和企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标准,对行业的发展会有积极助力。
推进医疗城乡一体化
记者了解到,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文件主要面向提供智慧医疗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从医院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将医院评定为0级至5级。其中,0级智慧医院基本没有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5级智慧医院要求医院能够联合统筹该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文件列举了200余条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的具体要求,详细规定了诊前、诊中、诊后和全程服务的基础和安全等方面标准,供已布局的医院进行自查与优化,也为准备进行智慧医院建设的单位指明了规划方向和建设标准。其中,医院智慧服务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
对于智慧医疗行业来说,评估标准体系要求的颁布会敦促医疗云平台的标准化和一体化发展,推进行业新陈代谢;而对于已经布局智慧医疗的医院和企业来说,则提供了一个方向明确、内容翔实的“需求清单”,可用于医院或企业的自我检查与优化完善。
焦桐指出,“企业协助社会整合医疗服务的核心任务,是做好用户研究和服务设计。从业者应深入思考服务流程如何优化,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对用户进行研究,从根本上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
固然,智慧医疗能够解决目前部分医疗质量与效率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但还解决不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高质量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提出,在全民医保的社会目标和5G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医疗方面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时机已成熟。“相关企业应加大力度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的云平台系统,推行一体化、标准化管理,借助云平台和大数据,调整调配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总体质量,实现社会医疗服务水准的整体上升。”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