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国家庭药品储备品种调研

发布时间:2019-04-09 17:37:56作者:罗宁泰 熊亚娟 黄璜 江滨来源:医药经济报

本研究通过自填匿名式电子问卷的方法,对家庭储备药品品种及废弃药品处置态度与实践进行了调查。本文主要介绍家庭储备药品品种及特点。

1.品种特点:中药储备最多

问卷结果显示,84%的家庭表示家中有储备药。通过将家庭储备药品按照中成药、西药、中西药复方、生物制品分成四类,从品种和数量的角度均可以看出,中成药占储备药比例最大。

在品种数量方面,中成药在储备药品种中占比最大,达64%;西药次之,占33%;中西药复方及生物制品占3%。从药品数量占比来看,中成药占比为48%,高出西药6%(西药占比42%)(图1)。

在非处方药占比方面,储备药品中非处方药、双跨品种、处方药各占总药品数量的53.1%、10.9%、36.0%。

2.人口特征:性别、年龄、人数与结果有相关性

在6278名参与者中,女性占比较大(52.9%),且以35岁以下的女性为主(90.2%),大部分参与者学历都在高中或者中专以上(88.5%),且有一半以上参与者有大专或大学学历(56.1%)。

在家庭人口特征方面,家中人数以3人及以上为主(88.2%),5岁以下儿童数量、65岁以上老人数量及家中患慢性病人数量分别以2人及以下(88.35%)、3人及以下(93%)、2人及以下(83.3%)为主,且71.4%家中没有医药专业人员。 

在6278名参与者中,有储备药的家庭数为5275个(84.0%)。通过人口特征与有无储备药的显著性检验发现,人口特征与有无储备药均有显著关联(p<0.05):女性家中有储备药的比例更大,年龄偏大的参与者家中有储备药的比例更大,随着家中人数的增加,家中有储备药的比例也在增加。此外,家中有医药专业人员的有储备药的比例更高。

3.中成药:以感冒药居多

中成药中,内科常用中成药占比最多,且以感冒用药为主。从一级分类来看,储备药覆盖率为100%。中成药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占比的前两位均为内科常用中成药,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其中内科常用中成药品种占比达73%,数量占比高达91%。

从二级分类来看,储备药共覆盖34个二级分类,覆盖率为77.3%,从数量排名前十的二级分类(占总数的89%)来看,储备药的中成药以感冒用药为主(57%),比如清热剂(27%)、解表剂(15%)、和解剂(9%)、止咳平喘剂(6%)等,其次还有部分慢性病用药(17%),如活血剂(9%)、开窍剂(8%)。

4.西药:抗菌药占比最高

西药以抗菌药、慢性病用药为主。从一级分类来看,储备药覆盖率为100%,数量占比前5位为系统用抗感染药、消化道及代谢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皮肤病用药,共占西药总数量的92%,且系统用抗感染药占比达41%。系统用抗感染药包括系统用抗菌药及抗病毒药,系统用抗菌药居多,消化道及代谢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主要包括慢性病用药及维生素矿物质等。

从二级分类来看,储备药覆盖了60个二级分类,覆盖率为64.5%。具体来说,从图2 展示的数量排名前十的二级分类(占总数的78%)可以看出,西药以抗菌药(40.7%)、慢性病用药(21.6%)为主,此外还有感冒药(8.2%)、维生素矿物质(5.4%)及镇痛药(2.6%)。其中慢性病用药有高血压用药(钙通道阻断剂、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共占10.0%)、糖尿病用药(5.4%)、胃肠疾病用药(3.6%)、高血脂症用药(2.6%)。

5.其他类药品

1.WHO合理用药监测的品种

WHO在1999年发布《监测国家药物政策指标》,利用五个主要指标来衡量合理用药的程度,其中一个指标为抗生素比例,此外,激素与维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较大,三者合称“三素”。

抗菌药数量占储备药总数量的13%,但是品种相对较少,占储备药总品种的3%,可以看出抗菌药品种集中度较高。具体来说,抗菌药中β-内酰胺类数量最多(57%),所有抗菌药品种中阿莫西林数量最多(54%)。

而激素与维生素占比较少,激素占总数量的1%,占总品种数的2%;维生素占总数量的1%,总品种数的2%。激素中糖皮质激素类数量最多(57%),所有激素品种中胰岛素数量最多(25%)。维生素以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为主(78%)。

2.特殊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本次调查所收集的储备药品中,仅有苯巴比妥一种,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可见,特殊药品管控情况较好。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TIM图片20190409173850.pngTIM图片20190409173942.pn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