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七个建议

发布时间:2019-03-23 16:49:17作者:程勇 石云 蔡轶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七个建议


随着中国医药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医药国际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中医药海外基地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与发展。

中医药海外中心承担着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是海外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发展的有效载体。需要在前期取得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探索实践,不断完善海外中心的体制机制,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中医药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多方联动,完善海外中心布局

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将中医药合作纳入与相关国家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与相关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在传统医学领域的资格、标准互认;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社会资金的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企业和国外合作方的积极性,针对前期布点的不足,以尚未布点的上合组织成员、金砖五国、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沿线国家为重点方向,兼顾区域之间的平衡,完善海外中心布局。

积极探索,形成多元投资模式

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参与,鼓励开展中医药海外中心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的探索实践,形成权责明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可以考虑采用政府立项招标的方式,辅以适当的金融财税支持,在国家政府间合作协议框架下设立具体的中医药海外中心项目,以国内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学术组织等为主体,联合相关企业和国外合作机构共同申报。在恪守海外中心章程和合作双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允许民间资金和个人通过设立基金、合作机构等多种形式,参与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

培聘结合,充实中医人才梯队

从不同层面和途径,培养一批中医药功底扎实、外语运用熟练、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分批派遣至中医药海外中心承担日常的医教研等方面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相关高校、医院、学术组织等,通过与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重点培养一批经过国际组织任职锻炼、具有较为丰富国际合作经验的中医药骨干人才,承担对外合作协调等方面工作;聘请有国际合作交流经验及影响力的中医药专家,对海外中心的业务和发展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当地的华人、归国留学生等中医药人才资源,加快海外中心中医人才本土化步伐;积极开展当地中医药人员的培训、考核、评审活动、探索名师传承的海外模式。

加强管理,完善考核评估机制

结合中医药海外中心政府立项、招标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根据海外中心承担的职能、规模等不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类、分级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和考核评估标准,并进一步加强海外中心建设的过程管理和验收、认证等工作。对于综合性的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应充分体现“六位一体”的职能,突出中医医疗技术、临床服务能力、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区域内领先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期组织专家开展中医药海外中心的考核评估工作,探索开展专项中医药技术、能力的第三方海外认证。

推动立法,制订海外标准规范

以推进中医药海外中心的业务开展为突破口,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并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推动海外中心所在国家以立法形式在中医医师执业资格、教育学历认可、中药产品准入、中医诊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方面放宽对中医药服务及产品的准入限制,明确相应的标准,规范中医药服务行为。加强海外中医药服务的相关标准规范研究,推动相关国家建立统一的中医药相关国际标准。

搭建平台,发展“互联网+中医”

以中医药海外中心为服务终端,对海外中心收治的疑难杂症,通过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远程中医药服务。一方面有利于延伸海外中心的中医药服务,促进海外中心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互联网+中医”的发展。可采取“公益+商业”运作模式,联合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国内承建、支持单位,建立、完善一个对外中医药网上服务平台和一支对外中医药网上服务专家团队,由企业承担平台建设和维护工作,实行诊疗收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服务补偿机制。

加强协作,发挥中心整体效应

可以采用联合会等形式,适时成立由中医药海外中心共同参与发起的行业联盟组织。通过联合,充分发挥各个海外中心的资源优势,团结、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医药海外中心的规范、健康发展。通过加强海外中心之间的协作,联合开展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实施,举办、承办具有广泛影响的海外大型中医药活动等,充分发挥中医药海外中心的整体效应。加强与当地中医药行业组织的联系、协作或加入其中发挥作用,共同推进当地中医药的规范、健康发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